“唉”
李自成嘆口氣,背著手走了兩圈。
曹文詔和曹變蛟叔侄倆確實有些價值,但這要他們投順之后才能體現出來。
站的立場不同,現在的叔侄倆只是個劊子手罷了。死不足惜
“諸將在陣,于脅從者縱令逃去,文詔必盡殺,無一存者。變蛟亦然。”
一般平亂都是首惡必除,脅從不問,但大小曹向來是斬盡殺絕,管你那么多
截止崇禎五年十月份,巡撫御史范復粹在遞給朝廷的奏章中聲稱歷次戰斗獲流賊首級三萬六千六百多。曹文詔的功勞第一,張嘉謨第二,王承恩、楊麒又在其次。
之前的御史吳牲也極力夸贊曹文詔的功勞。可見大小曹斬殺的農民軍起碼上萬。
御史張宸極上書明廷大肆贊揚曹文詔鎮壓義軍的武功,還肉麻地吹捧說士紳百姓都編歌謠稱贊他,也就是所謂的“軍中有一曹,陜西賊聞之心膽搖”。
可實際上呢,正如崇禎六年兵部題本中說
“曹變蛟一旅大為民害。數日前臣部差官收得沿途謠帖數紙云寧被流賊搶,不教曹兵擋。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流賊搶民財,曹兵殺民命等語。”
曹軍有這種德行并不奇怪。
因為之前提過,凡是糧餉不足又能打的明軍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走的哪吃到哪,禍害到哪。
上面既不給撥足糧餉,又要士卒有戰斗力,那是癡人說夢。
所以,大小曹的本事越大,對老百姓的禍害越大。滅了他們叔侄天經地義。
可李自成多少還有些舍不得。人才難找啊,劉宗敏那幫人到底還是差了點。要是有老曹加盟
糾結了一陣子,大統領終于下定決心。
“老張,你跑一趟吧”
讓張道濬去陽城匯合提前出發的那一萬炮灰兵,再召集附近的五哨鄉衛隊,帶著他們去沁水打曹文詔。
主要為練兵,勝敗不重要。
何況也敗不到哪去。
李過在歷山經營了一年,附近一帶天時地利人和皆有,而且兵力也不比明軍少。
所以曹文詔想打到沁水城下沒那么容易,更別提殺向歷山了。
他要么識時務退出去到翼城,要么就在烏嶺山里等死吧。一旦張道濬帶著一萬炮灰兵趕到,用人頭都能堆死他。到時候他想跑都跑不掉。
等到打死或者趕走曹文詔,張道濬和李過再合兵東進,去把尤世祿、馬士英等明軍趕走或者滅掉。
李自成鄭重交待,“爭取年前拿下上黨。”
張道濬領命而去。
第二天,一支送糧隊從清化鎮出發去衛輝。為了避免被張獻忠等人發現而尷尬,白桿兵們要去衛河對岸的輝縣接收糧食。
李自成順便還給盧象升寫了封信,催促他盡快把贖身的欠款欠糧交過來。眼看過年呢,別把債務留到明年去。
如果老盧一時湊不齊錢糧,大統領特別開恩,可以給他免了。條件是把張獻忠他們剿滅嘍。
盧象升看完信,不由大罵一句,“短毛賊喪盡天良,居然在背后對友軍下黑手”
如此無恥行徑一定要揭發出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