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慶年間,岳麓書院山長以武唱貢院牌樓懸掛的“惟楚有材”一句出題,讓學子們對下聯。
有位貢生引用的句子,對了個“于斯為盛”
隨后,“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便成了岳麓書院的招牌。武唱貢院反倒要等到曾國藩才給提了個“惟楚有材”的八字匾額。
這次,如果九頭鳥們識時務,李大統領可以提前送他們一句“惟楚有材于斯為盛”。讓當地學子們高興高興。
返回來再講,林天擎的故事還沒水完。
他后來又調任云楠巡撫,從吳三桂起事。
老烏龜病逝后,林天擎又密謀發動兵變要捉拿吳世璠投韃。十六歲的小吳干脆舉刀自刎。
林天擎也沒憑這份功勞再次雄起,父子倆都被康熙罷官了,打發回審陽養老。
老林沒啥可講的了,他兒子林本裕還能多水一會兒。
小林在評論吳三桂起兵一事曾回答人說,“愿聞吳王心跡。或謂之忠,或謂之逆,何說為的答日,事成則忠,事敗則逆,然而,失著不立義帝。書示曰,不立義帝。自著黃袍大錯,錯不特此也。”
也就是說,老烏龜若是成功,就是明朝的忠臣,因為失敗了才變成清廷眼中的逆臣,實際上無所謂忠逆之分。
這話說的沒毛病。成王敗寇而已。
林本裕被發配回關外沈楊,“托以病聾,不與世事,惟以書籍自娛。”
他以“辱翁”名義點評了朋友創作于清代雍正年的長篇章回。
那本書一出來很快就失傳了,直到后來在蘇連發現了一部全抄本。九十年代出版后即引起學界轟動。形式獨特,內容豐富詳贍、包羅萬象,對于研究天朝古文學史、文化史、民俗史乃至經濟史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林本裕還寫了兩部、,或許還有更多,但都失傳了。
以他曾經追隨吳三桂的經歷,不可能讓其著作留存。
紀曉嵐就說“是編備載盛京故事。今后集未見,此其前集也亦頗勤搜采然留都記載,而地名仍題前代之稱,于體例終為乖迕,是亦不檢之過也。”
沈羊已經改稱盛京了,你老林還用舊稱,正治上有問題。所以里只將列為“存目”,不錄內容。
林本裕還是“遼東三老”之一,另外兩位一是發明機關槍的戴梓一是前朝侍郎之子,名字一下想不起來了。
戴梓還給林本裕題過詩
君耳聾,我目眇,
鼎鼎百年相對老。
造物生人原草草,
無怪長饑不長飽。
說起這個戴梓啊
“陳弘勛者,張獻忠養子,投誠得官,向梓索詐,互毆構訟。忌者中以蜚語,褫職,徙關東。”
“機關槍之爹”老戴居然是被張獻忠兒子弄的發配關外。
可惜了,也不知他發明的機關槍實戰威力咋樣。
這回,“機關槍之爹”的稱號必然屬于李大統領。
其實那玩意兒也不算難,只要點出定裝彈和火帽就能造出來。只是以當前條件,沒法大批量生產子彈。
將來給“御林軍”裝備幾挺機關槍就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