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和科考隊解饞,用“萬年鹽”腌制江南的上好海鮮都算暴殄天物了。
傳說,“萬年鹽”是虛境的那些不死生物傾其勢力爭奪的高奢資源,唯有其中的領袖、貴族才有資格獲得足夠的配額用“萬年鹽”腌制不死生物,可以保證它們的萬年不腐,比還要健康美麗。
見馮織云識貨,陸澄便讓王嘉笙把其他箱海鮮都送到秘魔崖山腳,科考隊和鏢隊的露營帳篷里去。
連盛天魁那些訓練有素的鏢隊都上不了這山,只能在下面干瞪眼。
“馮教授,這三箱海鮮,夠山頂的人用了嗎”
陳香雪問道。
她的武人感知里,這山頂不止馮教授一人,還有其他科考隊員的氣,二個隱藏目標。
“嗯。我在交通部的朋友,研究員崔劍鋒,還有他的私人保鏢是叫阿濱吧在這座毗沙門金剛廟里面做記錄。
喂,出來吧,老崔,這幾位是我新結識的奇人異士。”
馮織云向那秘魔崖的古廟里面喊道。
現在,陸澄才有空觀察這座與世界隔絕了不知多少歲月的古建筑從形制上看,并非靈光秘殿那種上古式樣,但也有一千數百年的歷史,是舊唐最輝煌時代的遺物,傳承至今鳳毛麟角般的木構建筑。
“毗沙門金剛廟”。
一千數百年前,舊唐風行一時的佛教密宗所崇拜的護法大神,它的另一個名字就是“毗沙門天王”,很巧,正是秀帥的綽號“托塔天王”的原型。
陸澄不等那兩個考察隊員出來,自己先踱進了廟。
廟已經經過了馮織云他們的初步清理,把盤踞于此的蝙蝠全數轟走,現在廟的大殿里零零散散擺著各種測繪設備和攝影器材。
大殿里供奉的“毗沙門金剛”也像是經過了虛境材料的附魔,迄今宛然如新天王四面,每面三目,十手八刀,胯下一尊有翼唐風獅子,也相當于天王木雕的基座。
竟然和秀帥的替身如同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然后,陸澄看到了躲著他到現在的那兩個考察隊員。
“崔劍鋒”研究員,一個三十余歲的戴眼鏡絡腮胡男子,一身風塵仆仆的考古工作服,衣服下卻是運動員般的肌肉。不過,沒有這等體魄,也無法攜帶這一堆沉重的器材隨馮織云上到秘魔崖頂。
保鏢“阿濱”,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男子。相貌平平無奇,身形在舉手投足間是一個武道高手的風范。領教了無數超凡暴力系,陸澄相信,這個保鏢的確強于盛天魁鏢師的平均水平。
但陸澄的眼睛沒有放過阿濱沒藏起的武器一口東瀛武士刀靈光物,封在刀鞘里,不知具體靈光量。
“唐人的高手用東瀛刀的倒是不多。”
陸澄細若蚊聲,自言自語當然,他相信要聽的人,總能聽出他的意思。
“東瀛刀是世界三大名刃,和爪哇的克力士劍、天方的達馬士革刀并稱。
哈哈,我的保鏢求武學于世界,用東瀛的刀最順手。
和我們用泰西人的槍是一個道理。”
那個保鏢阿濱只是直視陸澄,臉上似有慍意,但沒有發聲。
說話的是那個“崔劍鋒”,沒有絲毫靈光反應,
“阿濱是我家世代的仆人,天生的啞巴,我只好為他代言。”
崔劍鋒補充道。
馮織云走進廟,向陸澄介紹道,
“除了秀帥,我們的交通部,也是營造社的金主。
崔先生是交通部派過來的。
我這個并州古建考察項目和玄都的五大壇修復項目關聯,都有交通部贊助。”
陸澄不禁對這個交通部官員,他的保鏢,還有這座古廟產生了興趣。
“我是3a級商人,或許,能對這次馮教授這次考察有所幫助。”
陸澄道,他賴著還不走了。
“求之不得”
馮織云熱情洋溢道。
崔劍鋒的臉皮微微顫動。,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