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在人數少的信仰邪神的隱秘組織里,這個成功率也有點突出了。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這些星空崇拜者雖然組織不大,能力不強,但是野心不小。
搞獻祭基本上都是十萬人起步。
但他們的組織成員都瘋瘋癲癲的,做計劃也沒有什么保密措施備用計劃。
然后就因為步子邁得太大,動作太明顯,被聯邦調查局或者當地的警察快速發現,一鍋端了。
當然,這個組織能持續到現在,很有可能是小規模的制造過‘獻祭’的,只是可能做的不太明顯,沒有被發現。
大概將所有案件資料都翻了一遍,何奧有些沉默的注視著眼前的文件。
從這些案件來看,星空崇拜者似乎對‘搞波大事’有非常高的執念。
但是他們每次安排獻祭的人手都不多,只有幾十個,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來湊數的普通人或者低位超凡者。
這種程度的人手,搞十萬人以上的獻祭,畫獻祭法陣都得畫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
索特這些年見到過很多和星空崇拜者差不多規模的‘小型隱秘組織’,這些隱秘組織大多都茍在陰暗的角落里發育,即便要搞獻祭,也只是時不時抓點荒野流浪者,或者從城里騙點人出來。
星空崇拜者這種一定要搞波大事的組織,何奧是第一次見。
聯邦調查局的資料里對這種情況的分析是:星空崇拜者可能受到了某種集體影響,所以做事才不考慮邏輯。
簡單來說,就是‘都瘋了,所以做事不按邏輯來。’
但是瘋子做事,也未必是完全沒有邏輯的。
一整個組織,長期執著的做某一件事,大概率有它的底層邏輯。
而且,這個組織的活躍記錄似乎從聯邦最開始就有了,也就是說,雖然看著不大、對方確實是一個很有可能從原聯邦時期就存在,甚至在大災變時代就存在的古老隱秘組織。
星空崇拜者···
何奧看了一眼外面已然完全暗淡的夜幕,和浮滿夜幕的群星。
如果他們崇拜夜幕和群星的話,是否意味著那位‘星空之主’的權柄與這些有關?
聽起來和神秘之影的‘群星’沖突啊。
搖搖頭,何奧收回了思緒。
他點開了資料的另一側,開始查閱這份資料的訪問記錄。
作為聯邦調查局的副參謀長,他是有這個權限的。
聯邦調查局關于這種涉及高位存的資料管理都非常嚴格,所有人訪問都會留下訪問記錄。
在最早沒有使用網絡系統的時候,也會要求訪問者留下紙質記錄。
而在使用網絡系統之后,這些過去的紙質記錄也被錄入了系統。
畢竟,這些資料雖然看起來只是文字,但是有些東西,只要了解就會受到污染,潛移默化的被影響和改變。
此刻這些訪問記錄是按時間倒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何奧的訪問記錄。
而在何奧之前的訪問記錄,就是幾十年前了。
看來這個組織確實活躍度不高。
何奧的目光落在那條訪問記錄的時間上。
725年7月19日20時分
他的目光微微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