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些許辛辣的濃郁香味沒進何奧的鼻孔,他低下頭來,看著手中熱騰騰的炒面。
耳畔回蕩著喧囂的吆喝聲,拿著氣球的孩子在街道之間跑過。
青年嘴角泛起淺淺的笑容,將手中的一次性筷子從包裝里戳出,把筷尖插入炒面當中。
嚴格來說,這次的頓悟效果好的有些出奇。
但何奧很清楚,這次效果好的出奇的前提,甚至有這次‘頓悟’的前提,都是,他的‘積累’夠了。
有關戰斗的經驗,拳法的經驗,修行的經驗,早在這一次之前,何奧其實就已經積累足夠了。
在一次次鮮血拼殺中,他其實對于肉體的強度,對于能量的運行,都有了自己的認知。
他改進的拳法和武技,就是這些認知的具象化。
而在這個基礎上,他昨天又在困命之盤中獲得了那加速能量吸收的修行法。
他并沒有單純只是修行那修行法,而是通過潤血的玉墜,對修行法進行了參悟與補充。
在與這積累了一個世界武道經驗的修行法的對照、補充、和修正的過程中,他對自身修行的理解,對修行法里經驗的領悟,對能量回路的認知,都抵達了一個深度。
到了那個時候,他其實已經只差臨門一腳了。
但是那時候他其實自己的都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有時候,理解與理解之間,認知與認知之間,只差一層薄薄的膜。
但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這薄膜前面打轉,甚至意識不到自己身前只有一層薄膜了。
何奧很幸運,或者說,這個世界一如既往的‘眷顧’他。
在走入人群之中的時候,他就‘看’到了阻礙自己的那層薄膜,并緩緩向前,穿過了這層薄膜。
而這層薄膜所隔絕的東西也很簡單,就是兩個字,‘自然’。
無論是何奧原本的修行方法,還是他從修行法中獲得的修行方法,其實都是在以人力去加速能量的流轉,使得自身的能量回路趨于某個高速運轉的結構。
就像是一個沒有迎風結構的假風車,只能人不斷手動的撥動,讓它旋轉起來。
即便站在自然當中,它也無法自然的運轉。
但其實,這個‘假風車’,距離真正的風車已經很近了。
只需要輕輕偏轉一個弧度,就能在風中旋轉起來。
但在這假風車真正的開始迎風旋轉起來之前,沒有人知道這風車還能自己轉起來。
何奧的這次‘頓悟’,其實就是他走進了‘風中’,嘗試著迎著風,把風車的槳葉‘偏轉’一下。
他按照自然的規律,將修行法的能量回路,和自身的能量回路,融合了起來。
于是,‘假風車’變成了‘真風車’,即便沒有人撥動,也開始呼呼的旋轉了起來。
當然,這個‘風車’其實還差一點點。
熙熙攘攘的人群帶著歡聲笑語從何奧的身旁走過,衣衫劃過的風在夜幕下起伏。
感受著體內隱隱約約的刺痛感,他抬起頭來,看向燈火輝煌的城市,夾起一筷子炒面,送入口中。
呼——
流淌的夜風吹過街道頂上懸掛的紙風車,發出呼呼的聲響。
仿佛最后一塊冰塊融入水中,又仿佛最后一層薄膜被輕輕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