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這種‘原始投資’‘忠誠走狗’的原因,克沃特集團在瑟維爾時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當然,這忠誠僅限于瑟維爾活著的時候。
在瑟維爾死后,克沃特集團才迎來了真正的大發展時期。
在這段時間,克沃特集團快速將瑟維爾時代獲得的東西變現,并順利上市,一躍躋身成為聯邦前五十的大財團。
除此之外,克沃特集團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去支持瑟維爾之前的反對者,并在限制總統任期的憲法修正案中積極奔走,促成修正案在聯邦議會通過。
那位當初押注瑟維爾的克沃特家族族長,在之后,也押注成功了幾位總統競選人。
在一系列的交易、并購、融資之后,克沃特集團在聯邦第五個世紀結尾的時候,順利躋身成為了聯邦前二十的超級財團。
這是克沃特集團的第一個輝煌時期,也是整個克沃特家族最輝煌的時刻。
從克沃特集團發展史的描述來看,當時的克沃特家族幾乎每個直系成員,身上都帶著控告,有涉及民事的,也有涉及刑事的。
但這些家族成員最終都基本依靠龐大的資金支持,和聯邦最好的律師,得到了脫罪或者有罪但免于服刑結果。
這本發展史,著重的描述了克沃特家族的‘惡行’,甚至還舉了一些例子,來證明克沃特家族的‘不受歡迎’和‘失去人心’
比如克沃特家族成員的傲慢,一度讓一些聯邦古老家族將克沃特家族成員踢出了各種舞會邀請名單。
而在這種鼎盛繁華背后的,則是集團股權被分散,家族后繼無人,整個集團實質上已經在逐漸脫離克沃特家族掌控的事實。
這種繁華一直持續到克沃特集團時任董事會主席,當時的克沃特家族族長,也就是那位最初押注瑟維爾的老克沃特離世。
在那個時候,克沃特集團已經是聯邦第十二的超級財團,有機會擠入聯邦前十的行列。
然而,那就是克沃特集團最后的高光了。
在老克沃特死后,克沃特集團就仿佛轉運一般,開始出現各種問題。
先是修建的新大廈倒塌,造成了大量傷亡,并且控制輿論失敗,導致了影響整個聯邦的巨大輿論風波。
之后又是各地的礦場接連塌方,在造成巨大傷亡的同時,又進一步引爆了輿論。
這一系列的事件并未快速結束,而是在之后的數年之間多次‘再現’。
克沃特集團的財務狀況也因為這一場場災難而捉襟見肘,股價一落千丈。
在這個過程中,克沃特家族換了七八個領袖,但是都沒能改變集團日漸頹唐的趨勢。
而為了拯救集團,他們不得不通過各種方法進行融資,而這些融資,最終又成為了各種與克沃特家族相關的債權。
最終,在一系列的股權交易之后,在聯邦第六個世紀開始的時候,克沃特家族被踢出了克沃特集團的董事會。
但那時,克沃特集團已經淪落到五十名開外了。
之后又過去了一個多世紀,直到最近幾年,‘挖掘’到那個強大的稀土礦,克沃特集團才勉強的爬回聯邦前二十的位置。
但當年的克沃特的家族,已然不見了。
按照發展史的說法,克沃特家族在被踢出克沃特集團之后,就迅速衰敗,已經泯然眾人了。
當然,這本發展史上的東西,也不能全信。
就像克沃特集團創始人的論點未必保真一樣,主導這本發展史的是現在集團的董事會,他們也有自己的立場。
如果單從發展史內的邏輯來看,整個克沃特家族其實就是一個興盛,極盛,忘乎所以,然后衰敗的正常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