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是歸他來管的。
“嗯,這樣吧,現在一次性招五萬人”
“人招過來了之后,按照工程師的發展模式進行培訓,招聘的專業為理工科相關專業的畢業生,要擁有扎實的理工科基礎。”
“我們果家一直以來都只有產業工人,只有流水線工人,卻是缺乏技術型的工程師,當然,這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技術的不重視,對知識的不尊重以及對工人的專業性技術培訓不夠。”
“還有就是給的薪酬待遇太低了,讓人無法靜下心來去鉆研某些技術和技能,這可是不行的。”
“特別是對于我們制造飛行器
這種需要大量專業性工程師的行業來說,這可會極大的約束我們的發展。”
“但好的地方是我們的基礎教育很不錯,有大量的理工科大學生,只要進行不斷的培養,依然可以培育出一大片合格的工程師出來。”
“這個計劃就叫五萬工程師計劃”
“我們先招五萬人進行培養,等他們成長起來之后,再用這五萬人去培養十萬、一百萬的工程師出來,我們不能永遠只造衣服和鞋子,也是要往高科技技術的領域不斷去發展。”
劉遠沉思一番之后,也是提出了一個五萬工程師計劃。
“五萬工程師計劃”
眾人一聽,沉思一番之后也是忍不住直點頭。
現在的社會也確實是太浮躁了,人們只想著賺大錢、賺快錢,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讀書無用論、大學生在給小學生打工論橫行于世。
人們對于知識充滿了鄙視,對金錢充滿了膜拜了。
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沉下心來去鉆研技術,很少有人會沉下心來去搞科研和研究,企業都在紛紛的轉型做房地產,賺快錢。
所帶來的后果也是極其的嚴重,產業升級換代變的舉步維艱,不僅僅是沒人愿意投資科技和研發,現在是連實業、制造業都已經無法去投資了。
大家所喜歡的是來錢更快的房地產、金融、互聯網之類的能夠來快錢的行業和領域,資本家們蜂擁著和菜販子搶最后一塊錢,幾十億、幾十億的砸進去,也不愿意投資一分錢到實業領域。
此外,也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問題。
太多、太多理工科專業的畢業生,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的問題,明明學了一肚子的東西,卻是只能夠去干銷售、保險、甚至于是送外賣。
還有那些重點大學的學生,明明學了一肚子的理工科知識,是搞科研、搞研究、做科學家、工程師的好料子,結果因為現實的緣故,往往會選擇去搞金融、去考公務員、考編制,混個鐵飯碗過日子。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的基礎教育明明做的很好,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有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可是我們的科技卻始終還是不夠強大的原因。
這是多方面的因素做造成的,誰都不能怪。
當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多少科技產業、科技制造業來容納足夠多的理工科人才,也沒有足夠多的研究機構來給他們一副體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