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稻種需要100,耕地100,化肥100,農藥100,成本就差不多需要400,算下來似乎好像還可以賺900的樣子。
但是種地需要大量的人工,耕地,除草,插秧,打藥,收割,施肥,排水,收割等等,算下來種植一茬水稻至少要下地20天。
即便是按照最低工資來算,每天40塊,這20天就是800塊了,最后一算一畝地凈收入只有100塊,種個球啊。
這還是按照普通老百姓的來算,這星海科技要來搞農業,這絕對是要虧到姥姥家的。
公司的人工成本有多貴大家又不是不知道,隨便一個員工每年都要拿上百萬,你還來種地,你即便是去搞農藥,化肥,種子這些恐怕也是要血虧的啊。
所以大家并不理解,劉遠好端端的為什么要去搞農業,這是錢多了沒地方花了,還是說覺得這個農業有什么前景,可以在太空之中玩出什么花來
“是啊,這農業可是蚊子腿上刮肉啊,我們是絕對要血虧的,縱然上在太空之中發展農業,我們運用再多的科技,恐怕也是要虧本的啊。”
陸永也是跟著說道。
星海科技有錢是不假,但是這有錢也不能亂花是不是,家大業大那也是要節省的,該省的錢還是要省,不能胡亂的造了,否則縱然是金山銀山也會造沒了啊。
農業在大家看來,這絕對是要虧本的買賣和領域,星海科技進這個領域肯定是要虧本的,而且是血虧。
即便是在太空之中發展農業,可能產量和質量上會比地球上要高,要好,價格可以賣的更貴一些,但收益和投入,成本相比依然不成比。
農業這東西平時有糧食吃的時候看不出什么重要性和價值性,它最體現價值的時候就是在饑荒的時候。
可是現代科技之下,自然條件對農業的限制和影響越來越小,并且還可以全球范圍內買賣糧食,這影響就更小了。
所以出現全球性的糧食饑荒顯然是可能性比較小的事情,糧價縱然是再漲上幾倍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利潤,更何況全世界種糧的地方多著,這個買賣星海科技可是沒辦法做獨家生意的。
“發展太空農業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研究農業相關的技術和儲備相關的人才,資源。”
“農業雖然不起眼,但卻關系重大,技術含量其實也是相當高的,太空之中發展農業有著巨大的優勢,可以擺脫對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影響,也是星際宇宙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
“更何況,未來我們是要走向星際宇宙的,有一天我們移民到外星球的話,我們剛開始當然是要在太空之戰種糧食了。”
劉遠看著眾人驚愕的表情,也是笑著說道“當然,這也算是一種福利吧,我們自己發展太空農業,自己種的糧食和菜,我們自己心里面有數,吃的也更安心,更放心不是,現在轉基因的東西太多了。”
聽到劉遠這話,大家頓時就紛紛點頭,這個福利可以啊。
nbnb大家覺得轉基因的東西到底安不安全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