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依靠空間波動科技想要摧毀一個河系,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空間波動互相可以讓銀河系變得動蕩一些,但不可能說毀滅掉銀河系。
可是如果將其它的科技領域不斷的融合到空間波動當中,尤其是以攻伐為主的空間絞殺融合到其中。
這威力就會不斷的提升,越來越強大。
到時候別說是毀滅一個河系了,就是一個星系群、星系團、超星系團都是完全沒有問題,能夠很輕松就做到。
這就是空間科技融合的威力
也是星界級文明縱橫宇宙的資本
沒有這樣的實力,星界級文明談何縱橫宇宙
這就好比是麻雀,飛不過樹高,談何俯瞰大地,飛遍全球世界;又如同使用弓箭,別說是毀滅星球了,連毀滅一座小山包都做不到。
星域級文明和星界級文明的差距就在于空間科技的融合上面。
此時此刻,李相、張綸、高漸離等人就在不斷的討論著空間科技相關的一些內容。
從他們討論的內容當中就可以看的出來。
研究空間傳送的李相和研究空間折疊的張綸、研究空間存儲的高漸離,彼此之間對于同一樣的問題和事物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
這種看法其實不分對錯,只是從各自研究的領域去看待這個問題,這樣說明了一點,空間科技彼此之間存在著聯系,彼此其實最終是相融匯貫通的。
張綸覺得空間折疊猶如紙張、布匹一般,但高漸離覺得這個空間折疊是一個獨立的小空間和大空間有著聯系。
如果是研究空間折疊的人會覺得高漸離是大錯特錯的,根本就驢頭不對馬嘴,南轅北轍了。
可是如果是研究空間存儲的人去看的話,他們又會覺得高漸離所說的并沒有錯,從空間存儲領域的角度來去看,它就是這樣的,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就沒有錯。
雙方之間如果不能早早的意識到這一點,轉而又沿著各自的道路一直不斷的發展下去,到了最后的結果就是對立和分裂。
這也是為什么說當一個文明的空間科技全部研究出來之后再去融合會難無數倍的原因,因為這就好比是兩條道路。
從一開始的時候,彼此之間雖然方向有些不同,但彼此之間的差距并不大,還是能夠互相看到對方的一些東西。
可是等到道路走到了盡頭之后,彼此之間差距非常大的時候,再來看對方的時候,這彼此之間就根本看不到對方的影響,這就根本沒辦法說去談融合的事情了。
相反,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的,或許在起初的發展上會有諸多的問題和困惑,但是彼此融合,互相驗證,反倒是在以后這個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最終將所有的空間科技領域都給融合起來。
對于現在的炎黃文明來說,這正是在空間科技道路上剛剛起步的時候,所以如果從現在開始就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并且從一開始就走上空間科技融合的大道,那么未來炎黃文明是可以很順利的就突破到星界級文明的。
并且還有希望成為高等星界級文明。
s這兩天搬新家,非常忙,沒什么時間碼字,一直到晚上的時候才有空寫了這4000字出來,讓大家久等了,非常抱歉今天就一章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