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空間能量技術是指利用宇宙空間的波動來獲取能量的技術。
宇宙并不是波瀾不驚、一成不變的。
事實上,伴隨著炎黃文明的空間科學家和宇宙天文學家對宇宙的認識與研究,科學家們也是發現宇宙空間的波動是非常頻繁的,只是這種宇宙范圍內的空間波動,對于生活在宇宙之中的人們來說,人們很難感受到。
這就好比是大海之上波濤洶涌,可是對于海面上一滴水里面的細菌來說,似乎好像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波動與影響一般。
弱小的人或事物總是感覺不到風云的變化。
這種宇宙范圍內的空間波動非常的頻繁與強烈,所產生的能量也是無與倫比,這是宇宙的偉力,也是宇宙能量平衡與運動的結果。
就好比是一顆星球上的波濤、洋流一樣,通過這種宇宙范圍內的空間波動影響著宇宙的能量循環和運動。
如果能夠利用這種巨大的空間波動,它所產生的的能量將會無比的龐大,即便是從中竊取最輕微的一點點微不足道的能量,對于炎黃文明來說,那也是無與倫比龐大的能量了,也足以讓炎黃文明再也不用為能量的事情煩惱了。
甚至于科學家們還設想著一種全身的動力技術空間發動機。
所謂空間發動機是完全區別于傳統的發動機和動力技術。
傳統的發動機和動力技術,主要還是依靠核聚變來能量,依靠核聚變的強大能量來推動曲速引擎或者是空間傳送引擎工作,從而實現遠距離的飛躍。
空間發動機就不一樣了,它直接完全作用于空間之上,借助宇宙時空的波動來產生強大的能量與動力。
根據科學家們理論上的推斷認為,一旦可以成功的研究出空間發動機的話,炎黃文明的宇宙飛船將可以真正的縱橫整個宇宙,而不僅僅只是局限于一個星界。
要知道現在炎黃文明最強大的空間傳送技術,也僅僅只是能夠讓宇宙飛船一次性跨越幾億光年而已。
幾億光年在小小的星域之中還是可以的,但是對于直徑幾十萬億光年甚至于上百萬億光年的龐大星界來說,這點距離貌似就有點不夠看了。
而空間發動機就不一樣了,科學家們估計,這種強大的發動機它可以宇宙飛船一次性跨越幾萬億光年,如此龐大遙遠的距離,僅僅幾次飛行就可以飛過一個星界,絕對是縱橫宇宙的強大發動機。
也只有這樣的強大技術才可以說真正的縱橫宇宙,否則以浩瀚的宇宙來說,緊靠空間傳送技術的話,還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可以從宇宙的一角到另外一角。
這也是炎黃文明的空間技術再次獲得突破,在融合空間科技上再次進步之后,科學家們正在逐漸研究和提出來的一個新東西。
目前也是正在研究之中,能夠制造出空間發動機的文明,那都是強大的星界級文明星域級文明是不可能掌握這種強大技術的。
一臺接一臺的核聚變反應堆迅速的啟動,整個龐大的空間波動探測器都開始微微顫抖起來,不過很快,這些核聚變反應堆產生出來的磅礴能量全部都輸送到空間波動探測器里面去。
從空間波動探測器上面也是激射出道道迷蒙的光暈,周圍的空間也是開始輕微的震動、激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