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樞白感慨地搖了搖頭“三杯就倒,酒量忒差了點。”他獨自悶喝了三大碗,喚秋然來一起扶著蕭玉和回房間休息,蕭玉和酒品好,醉了之后任揉任搓,和睡著了的他乖巧程度有的一拼,段樞白沒忍住,在對方紅潤的臉皮上捏了一把。
第二天,段樞白一早帶著人馬啟程去新陽城。
“將軍呢”
秋然“姑爺出城辦事去了。”
蕭玉和睡到日曬三竿,起身時昨日的眩暈還在腦中盤旋,他心下懊惱極了,等段樞白回來一定要和他理論說上一通抱怨之詞,誰知道段樞白這一走,十幾天也未見回來。
段樞白帶來的一百五十多人馬,其中有一百三十五人跟著他去了新陽城,還有十幾人留在陽城保護聽從蕭玉和調遣。新陽城除了有這一百三十五人,還有兩百多勞動改造者,以及新招募的二百六十多名新兵,另外,除了有這將近六百余人的青壯年男性,還有遷過來的三十幾戶人家,這三十幾戶人家將近百來余人,大多是之前得過瘟疫,因為感謝段樞白的救命之恩,聽說段將軍將要建設新陽城,特意舉家搬入支持。
有道是人多力量大,原本野草矮樹遍地的平野建起了一棟棟木頭小屋,段樞白先帶人建了十五棟雙層木樓用作兵將的宿舍,按照之前設定的,上下各三個房間,下面的房間住六人,上面住四人,一棟小木樓能住下三十余將士。他還讓人趕制桌椅木床,用不了幾天,將士們的宿舍樓就全部建設完畢,里面上床下桌的裝訂也在穩步推行,再用上半個月,將士們就不用打地鋪睡在地上,全都有嶄新的木床衣柜和書桌。
那兩百名勞改犯的待遇就沒這么好了,給他們建了四棟木樓,一棟安置下五十人,連個床的沒有,通通用干草鋪地睡在地上。
居民住的房屋則是另外改造的,段樞白和木匠討論了一下,將屋內的樓梯轉移到外面,兩層木樓上下各住一戶人家,每棟木樓下面都圍上一個院子,兩戶人家各占一半。
段樞白事先規劃好了一條十字路口,縱橫兩條街,所有的木樓就沿著兩條大道兩兩相對建設,因為資源簡陋,暫且只能修成這樣了。
橫著的那條街尾,建了一個大大的方塊食堂,目前的新陽城,所有人都在食堂里統一吃飯,每個人每餐都能在食堂里領到兩個饅頭一份湯和一疊小菜。
兵將宿舍樓附近的闊野,段樞白劃出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大廣場,用于平日里的訓練。
在帶人建設房子的過程中,段樞白發現新陽城每多一棟木屋,他都能隨機得到一份獎勵,獲得獎勵面粉五十斤、西紅柿種子十斤。獲得獎勵面粉百斤、豬崽三頭獲得獎勵面粉二十斤、幼羊三只獲得獎勵面粉三十斤、桃樹十株,面粉、種子、果樹、牲畜幼崽,這可真是每天都有驚喜,多建房子,驚喜也就多多。
建好二十多棟小木樓后,除了每次固定的面粉獎勵,段樞白覺得自己的系統空間和農貿市場有的一拼。
他早就完成了城市建設任務二城市擁有十棟房屋,獲得了一本基礎作物種植大全,這本泛黃的圖冊簡略地介紹了常見的數十種作物的大概種植方法,和建房子送的果樹種子倒是相配的很,看來系統是鼓勵他自力更生,發展農業種植業。
不大力發展農業,新陽城的這近千人就要餓肚子了,畢竟他們還處于半溫飽階段。
段樞白在心里猜測既然有基礎作物種植大全,那也應該有基礎牲畜養殖大全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