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智慧,沒有鐵釘,他們能想出精巧的卯榫結構,某些機關之術更是叫人嘆為觀止,幾位工匠拿著自行車圖紙,不過七天時間,就造出來了一個相仿的鐵木結構混合粗糙自行車。
人騎上去,兩個輪子嘎吱嘎吱前行。
段樞白手下的行動力很強,他說要建磚窯廠,水泥廠,打鐵廠一個個的全都修建了起來,修路小隊的隊長帶著人在原本新陽城的碎石道路上鋪設水泥,整成平滑灰白色的水泥路面。
率先學會騎兩個輪子小破車的青年將士們騎著自行車在剛修的水泥路的暢行,“你別往那邊騎,那邊剛修好的路還沒干”
“砰”一個體重較為魁梧的士兵剛騎上去沒多久,他身下的自行車垮了。
欄桿、輪子在水泥路上四散開來。
“哈哈哈哈”
周圍人一陣哄笑。
“我辛辛苦苦拼好的車子”工匠對著一灘自行車碎尸欲哭無淚。
坐跨車子的士兵嫌棄他“一定是你的手藝不好,你看別人的車怎么就好好的,就你的車,一坐上去就塌,太沒用了。”
“明明是你太敦實,把我的車給壓壞了”
“就是你的車不行”
“是你太重”
士兵“你敢讓將軍坐上去試試嗎”
工匠“”
剛從另一輛車下來身高鶴立雞群的段樞白“”
和水泥路相比,自行車這玩意算不上多么實在的東西,這東西只能讓人走路輕松一些,新陽城有牛車馬車驢車運送東西和人,加個自行車不過錦上添花罷了,而且這種兩個輪子的小破車還賊挑地方,只能在平整的水泥路面騎,泥巴路上根本騎不了。
但是這東西倒是方便了新陽城的巡邏隊,騎著車子在街邊巡邏以及換班,要比平常有效率許多,通往山上稻田的路段樞白也讓人同步興修水泥路,做了二十幾輛自行車供居民使用,讓他們獨自上山查看稻田情況的時候方便一點,其他情況下,還是使用牛馬車。
往常集體干活上山,都有統一的牲畜車子接送。
換上水泥路后,牲畜拉貨物時要省力不少。
自行車剛做出來,新陽城里不少人圖個新鮮,一蜂窩的搶著來坐,在地上摔幾回,學會騎車后,興趣便稍減了。
段樞白對自行車沒多大興趣,照他看來,騎著這種兩個輪子的腳踏車還不如騎馬來的暢快。
作為新陽城的主人,他家的院子里擺了一輛最好的自行車,段樞白問蕭玉和“你想要騎上去試試嗎”
蕭玉和正在給蓮塘里養的魚喂食,水里紅色的錦鯉點點,他聞言回過頭來嫌棄道“姿勢那么丑,我才不騎。”
金貴的小少爺哪里愿意叉開腿騎上雙腳踩蹬的車。
段樞白哧得一聲笑出來,瞧瞧他家玉和衣擺層疊復雜,佩環玉石滿身的模樣,在腦海里想象他騎自行車的樣子,真是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