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顆玄陽丹應該給松果吃,但還不急,陳景拍了拍小青麟獸的腦門,說道:
“松果,你剛進階,過兩年再吃玄陽丹。”
小青麟獸頂了頂他的手,表示贊同,松果進階后,頭上的犄角又長高了一點。
“喳喳!”小雷眼饞玄陽丹,想爭取一下。
“到六階就能吃到了,不急。”陳景隨口打消了雛鳥的念頭。
以千年玄陽參煉制的玄陽丹世所罕見,不少相關問題還不是很清楚,所以不急著吃。
小雷現在服用,即使沒被其中暴烈的靈氣傷到,也會浪費不少藥力,萬一玄陽丹只能吃兩顆,第三顆沒效果,那這時候吃就虧大了。
湖中山峰上,半山腰的環山路旁有一片占地廣闊的宮室。
靈巖下院的煉丹工坊、繪符工坊和煉器工坊都在這里。
這些年,煉丹工坊和繪符工坊擴建過幾次,已經比下院剛成立時大了不少。
兩個工坊里都有二十多個弟子,以下院和主山產出的靈草、靈果為原料,煉制丹藥,繪制符箓。
煉器工坊是幾年前建的,現在連教習都還沒有,只有幾個弟子在里面自學煉器。
不過煉器工坊一點都不比煉丹工坊和煉器工坊小,只看這規模就知道下院發展煉器的決心很大。
工坊中,一間小殿內,張陵正在給三個年輕人解答疑問。
這三人現在自學煉器,原來有五人,經過一段時間發現有兩個不適合煉器,已經淘汰了。
說是讓幾人自學,但如果真的一點指導都沒有,完全靠自己摸索,那進步就太慢了,肯定要用很長時間才能達到教習的水平。
所以陳景派張陵定期過來,指導一下,解答三人學習中遇到的疑難。
“魯金庭你懂了?那好,回頭你給他們兩個講清楚。”張陵講得很快,“下一個問題!”
花了大半個時辰,解答了他們三個在半個月里積累下的問題,接下來張陵指導三人做了一些簡單的煉器操作。
學習煉器,只讀玉簡當然是不夠的,還要上手才行,之前淘汰的一人就是因為實際操作太差。
傍晚,張陵出了下院的煉器工坊,乘上飛舟往靈巖山飛去。
他還是挺喜歡時常過來一次的,這三人在煉器上有些天分,都是筑基修士,所以學得很快,指導起來不難,他們提的問題也能給張陵一些啟發。
張陵對師父建造金鰲島的設想十分著迷,他知道在下院培養煉器人才就是為以后建造金鰲島做準備。
雖然現在龜殼里還種著蘑菇,不知何日才能看到飛天巨艦,但張陵勁頭十足,覺得自己也做出了貢獻。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拿出靈犀看了一下,有師妹蘇彩云的留言,張陵伸指一點,扁盒子里師妹的聲音傳出:
“師兄,你快點回來!石乳葫蘆成熟了。”
張陵聽了,立刻加速,他在山上耳濡目染,也很喜歡葫蘆,石乳葫蘆是傳說級的天幻葫蘆,肯有非凡的妙用,要盡快回去看看。
靈舟風馳電掣飛上了靈巖山,張陵匆匆回到洞府,上了樓閣。
樓閣上很熱鬧,師父和師叔正在喝茶,小獸們圍著一張玉案,玉案上擺著一只淡黃色的小葫蘆,秦業和蘇彩云也在圍觀。
這個葫蘆不高,但胖胖的,十分圓潤,葫蘆的質感和顏色有點像山上的石頭,上面有一層幾不可見的清光。
粗看就像是一個用黃石雕的葫蘆。
在張陵眼中,葫蘆上有一層薄薄的白色光焰,光焰熾亮、濃烈、穩定,在其它葫蘆上從沒見過這樣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