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所有的大海商都同意了,這件事由不得他們不同意,畢竟同往南洋的航路在人家手里。
如果不同意,損害的是他們,對萬陵縣的商船影響太小,萬陵縣在倭國就沒有任何交易量。
即使讓萬陵縣的船隊到倭國去,好像也沒有什么,海貿也不是一天二天就做成的,對于萬陵縣的船隊來說,以后的日子還很長,短時間對他們造成了不了大的影響。
而不去南洋做海貿,對這些海商們,那就損失太大了。
這個時候,二皇子唐彥也插話了“既然大家都商定了,那就趁早不趁晚,今天就把這個協議定下了,免得以后再生事端”
他是極力贊成李昌憲和這些大海商達成協議的,如果不達成的話,他在這些大海商面前失了面子,恐怕這些大海商會扭頭支持他人。
現在在他的撮合下,如果李昌憲和這些大海商達成了協議,這也是他的功勞,以后這些大海商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而且和李昌憲達成協議,也有利于讓他在李昌憲面前有了印象,以后再談其他的合作就好談了。
在大廳里,最急盼達成協議的人就是他,所以在他的一聲吩咐下,很快就有人拿出筆墨紙硯,現場開始寫起了合作協議。
李昌憲也沒有想到二皇子這么急切,讓他絲毫沒有一點準備,但是二皇子都這么說了,他也不好拒絕,相信其他在場的人也是如此。
畢竟當場拒絕一位皇子殿下,沒有人敢這么做的。
二皇子的面子,也不是能有就有的,即使二皇子唐彥現在還沒有登上皇位,但是這關系著皇家的臉面。
皇家一怒,舉國震動,不要以為一位沒有實權的皇子那么沒有辦法,真是要處置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不用二皇子出手,自然有人給他辦了。
李昌憲也站了起來,大聲疾呼“皇子殿下說的對,今天把協議簽了,合作共贏,對抗只能耽誤各位的生意。”
所有的大海商也紛紛站起來贊成“多謝皇子殿下,多謝李縣令”
不大一會,協議寫完了,有人把協議送到二皇子和李昌憲面前,二皇子唐彥對此不感興趣,隨手遞給了身邊的一位老者。
李昌憲看了一下,也覺得十分滿意。
協議的內容不說對萬陵縣的船隊有什么限制,但是畢竟也打開了通往倭國的缺口,允許萬陵縣的船隊進入倭國進行交易。
同樣,江浙一帶的船隊也可以合法地進入到南洋去做海貿。
為了辨識江浙一帶的船只和萬陵縣的船只,所有的商船都要懸掛江浙一帶的海商工會的旗幟和萬陵縣的朱雀旗。
如果在海上有人膽敢偷襲懸掛這兩種旗幟的船只,就如同對萬陵縣和江浙一帶的海商開戰,江浙一帶的大海商和萬陵縣可以聯合進攻偷襲的敵人。
同樣,這也限制了其他外來勢力插手倭國和南洋的貿易,造成了萬陵縣和江浙一帶海商們的實力上的擴大,對于那些私自做海貿的小船隊十分不利,但是沒有人介意這些。
本來在海上就是就是弱肉強食的時代,大晉朝的海商們聯合起來,只能對江浙一帶的海商和萬陵縣的船隊有力而無一害,所以眾人紛紛贊成。
最后,在協議的后面,大海商們對以前偷襲萬陵縣船隊這種行為表達了歉意,給予了二百萬銀子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