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李昌憲到場,眾人紛紛站起身來,請李昌憲上坐。
李昌憲也沒有推辭,微笑著和眾人拱手施禮,然后在大廳內落了座。
是個人都知道,今日萬陵縣的眾多學子在府試和院試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都是李昌憲當初在萬陵縣強迫推行的結果。
當初李昌憲在萬陵縣建設學堂,要求每一個適齡兒童入學,讓很多人都不理解,而且還曾經對抗過。
但是現在,在李昌憲的治下,萬陵縣也擁有了本地的秀才,甚至以后還可能有更多的秀才,就連舉人和進士也都有可能。
眾人對李昌憲充滿了感激,沒有李昌憲當初的強迫推行萬陵縣的教育,他們的孩子怎么有出頭之日。
即使不能像米子凱等學子那樣取得功名,但是只要在學堂學習過的學生,在萬陵縣都是優秀人才,一年兩年下來,只要粗懂經書,識得數學四則運算,很容易被縣衙錄取了。
甚至有些學堂的學生到石國去幫助石國的女王去治理國家,個人的前景更是讓人看好。
當然最讓人看好的是這批剛通過院試的學子們,他們也是萬陵縣的希望所在,有可能進入大晉朝的官場,讓大晉朝的所有人不再把萬陵縣當作蠻夷之地。
“他娘的,看來我家的幾個孩子不打是不行啦”
正當眾人齊聲恭賀的時刻,一個不適宜的聲音從白老頭口中說了出來。
眾人聽了頓時一愣,隨即又轟然大笑起來。
米老爺子笑著說“白老頭,優秀的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育出來的。
你家的孩子在學堂里才學習多長時間,而我孫子在五歲時就開始識字了。”
還有一點他沒有說,怕說出來惹了眾怒,那就是每一個人的智商不同,就是讓不擅長學習的孩子再怎么學,都無法供養出來。
“是嗎那我也讓我家的孩子在學堂里多學幾年,我就不信了,供不出一個秀才出來”
白老頭不服輸的說道。
眾人聽了,笑聲更加地大了起來。
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白老頭的這一做法也不失是一個好的主意。
李昌憲建議道“等學堂的學生年齡大一些,可以讓他們到外地求學,可以增長見聞,學習到新的知識。”
而且張克文到廣州城去,李昌憲就拜托他找關系把一些學子送到當地的學院入學,這樣不但節省了來回奔波的時間,而且還讓學子們學到新知識,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當然他還有自己的主見,讓學子們一些朋友,以后在官場上也能有個幫助。
至于萬陵縣的學子們以后怎么發展,就要靠他們自己在外面奮斗了。
萬陵縣只是他們開始的一個,一個后盾,哪怕這些學子們在外面混的不好,至少萬陵縣也是他們的退身之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