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嶺南府,李昌憲只見了府尹大人和李昌元之后,沒有再繼續打擾其他人,當天就回去了。
一連好幾天,李昌憲都是悶悶不樂,新府尹大人要來,嶺南府官場大變動,該走的都走了,不該走的也走了。
為什么只有他還待在萬陵縣,難道這個破縣令,讓他在這里待一輩子嗎
世界之大,他也想四處去看看。
突然,李昌憲想到了一件事,如果他離開了,那跟隨著自己好幾年的萬陵縣的官員怎么辦還有這大好的局面,如果來了一個居心不良的人,再把萬陵縣搞得一團糟,這不是讓他的多年的心血白不死浪費了嗎
在他走后,誰能把持住萬陵縣,或者說有誰會聽從那個新來的人
李昌憲把所有人想了一圈,竟然沒有想到一個具體的人選。
其實,李昌路還很合適,世家子弟,雖然也只是一個秀才身份,但是可以讓他再進一步,考了舉人身份,再利用李府的關系,把他弄到萬陵縣來任職,即使擔任不了萬陵縣的縣令,做一個二把手也可以。
想到這里,李昌憲給即將就任廣州城的學政李昌元寫了一封信,要他無論如何也要幫李昌元獲得舉人身份。
作弊也罷,代考也罷,只要李昌路通過鄉試即可。
至于李昌元如何頭疼,那是他的事,相信一省學政還是有辦法的。
不出意外,等李昌元就任一省學政后,隨后而來的鄉試主考官一定是李昌元,而他要提拔幾個舉人還不是小事一樁。
其實在眾多考官中,誰沒有一兩個需要特別照顧的人,只要你不那么太貪婪,這點面子大家還是會給的。
更何況李昌路還是學政大人的弟弟,即使別人通不過鄉試,李昌路一定會通過的。
哪怕不是鄉試頭名,只要是不是末尾幾名,李府也能好好地操作李昌路的官職。
書信發出之后,李昌憲就不再管了,平時在小河邊釣釣魚,喝喝茶,有時間和李柱去參加萬陵縣舉辦的各種賭斗活動。
就連萬陵縣的政事都不愿理會,畢竟萬陵縣的發展已經進入正軌,有他在和無他在,縣衙都一樣運轉,只要沒有特別大的事情,李昌憲也不愿意到縣衙里去閑逛。
這一天,李昌憲和李柱等人剛才外面回來,還沒有休息一下,就看到張克文有事找他。
張克文并沒有說話,只是把一個紙條遞給了他。
“什么三皇子出兵了難道就不等一等嗎好歹打聽一下皇上的身體情況再決定是否出兵。”
“等不及了,如果等到皇上歸天的那一刻,恐怕什么都晚了,所以三皇子就迫不及待的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