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朝雖然讓民間參與礦山的開采,但是為了防備眾多的礦工“聚眾滋亂”,對礦區的開采權仍然十分謹慎,一直未大規模地放開,而且很多的礦場被列為禁區,對礦工之募集、管理甚為嚴格,常有封禁之舉。
所以大晉朝對各地礦產的管理,非但沒有讓礦產開采業得到應有的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晉朝礦業的發展。
目前,李昌憲要做的就是把各地的礦產機構收縮,或者撤并了事。
然后整合所有的礦產資源,進行大規模的拍賣,實在拍賣不了的,就讓他閑置下去,直到有人對此感興趣為止。
以后大晉朝朝廷需要什么銅錢,銀子,兵器等,可以直接從這些大商販手里買即可,而沒有必要自行生產。
當然一些必要的制造機構還是要保留的,就像太子殿子所能控制的地方,這些地方的鑄造司還是運轉的十分正常。
李昌憲的這一操作讓太子殿下差生了極大的興趣,他不關心這些機構人員的生死,而是關心這次拍賣能得到多少的銀子。
如果能從二皇子和三皇子控制的地方能得到錢財,那是最好不過了。
李昌憲曾經讓人計算了一下,這些礦產都是當地的熱饃饃,而且一旦開采出利潤驚人,一個小小的礦山收二三十萬兩銀子也不為過,至于那些大型的礦山,則是售價更高。
“殿下,臣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即使賣不到兩億兩,一億五千兩銀子還是可以的。”
“一億五千兩銀子”
太子殿下頓時驚呼起來,前段時間出售國債的銀子連四分之一也沒有花掉,現在靠出售礦山資源居然也能買這么多錢。
“殿下,雖說是賣礦產,但是也不是把礦山的所有權出售了,我們出售的只是礦山的開采權,而且還是有期限的,可以將一些礦山按對朝廷的重要性,可以分為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以后這些礦山還可以再賣”
“是的,殿下,到時我們還可以進行第二次發售”
太子殿下雖然對此感興趣,但是興趣并不是十分大,五年、十年還可以,至于二十年和三十年,還是不是他掌權,都沒有人知道。
太子殿下想要的就是在他執政期間,一定有大量的錢財,可以應付朝廷正常的運轉,官兵們的軍餉和他個人的享受。
“這次礦山的拍賣,全靠李卿家主持了。”
“多謝殿下”
李昌憲要的就是太子殿子這樣的許諾,這不是他堅持要賣那些礦山,也不是他讓這些南部的鑄造司失業,而是太子殿下需要錢,大晉朝朝廷需要錢。
而李昌憲更需要錢,沒有大量的金錢,他總感覺到這個時代并不是那么安全。
要想得到大量的金銀,李昌憲是不會對普通的老百姓伸手的,他看中的就是那些擁有大量的世家和大商人。,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