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昌憲同朝為臣的李云愷和李云義有點尷尬,開始他們聽到李昌憲手中掌握這么大的銀礦時,也是十分驚訝。
他們不明白李昌憲為什么不獻給李家家族,而是把大銀礦出售了,本來想著在下朝后詢問李昌憲一下。
但是當他們又聽到李昌憲手里還有金銀礦時,兩個人都不談定了,有一個大銀礦在手,那是李府的福氣,但是擁有的金銀礦多了,則是非福即禍了。
李昌憲,他們的親侄子,這是多么妖孽的存在,他從哪里得到這么多的金銀礦,而且還拍賣出了這么的銀兩。
五千萬兩銀子
如果李家擁有這么多的銀子,完全可以規規矩矩在朝中做官,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安然無憂,何必再折騰出這么多的事情干嘛
看來不是李昌憲不把大銀礦獻給李府,而是手中的礦產太多,估計還給李府留著更好的金銀礦。
如果李昌憲知道他二叔和三叔如此想的話,他可能會說,二叔、三叔,你們想多了,他根本就沒想著留給李府,也給李府留著最好的金銀礦,反而把最好的礦產都要出售掉。
李昌憲的拒不配合,讓朝堂上一陣尷尬,有人甚至私下里聯系,既然知道了大銀礦的位置,不如派兵搶占了,然后據為己有。
李昌憲聽了,滿面的嘲諷之色,內心里卻是鼓動這些大臣們,你們快快派兵去搶占吧,看看駐扎在倭國的萬陵縣將士們答應還是不答應。
經過四五年在倭國的運作,萬陵縣已經把倭國大部分的銀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使有些銀礦沒有拿到手,阿德巴等人也聯合當地的氏族共同開發這些礦產。
前幾年,黃霸天帶領其手下也來到了倭國,更加鞏固了萬陵縣在倭國的勢力范圍,已經成為倭國獨一無二的巨無霸,即使大晉朝派大軍前來,也無法擊敗駐扎在倭國的軍隊。
朝堂上爭論聲不斷,直到散朝時也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
不是朝廷拿不出銀子來,而是朝中大臣都不愿意花這個冤枉錢,開始還想著逼迫李昌憲把銀礦讓給朝廷。
見逼迫無效后,又想著低價購入,可是李昌憲拒絕還價,還對朝中大臣嘲諷了一番,意思很明顯,你們這些窮人,沒錢就不要和我談論銀礦的事情。
有的大臣在朝堂上極力反對,其實很多人都想著私下里是否和李昌憲聯系上,讓他們的家族也摻上一股。
所以在散朝后,除了李云愷被太子召入內宮去談論事情外,李昌憲和他三叔則被圍得水泄不通。
到處都是恭維聲,雖然沒人直接說銀礦的事情,但是大家的意思很明顯,都想在大銀礦上入股。
李云義不明白銀礦的事情,一直是虛以委蛇,但是李昌憲卻是笑哈哈地答應了下來,有錢大家賺,既然有人參股,他也樂得用銀礦來拉攏朝中的盟友。
得到李昌憲確定的答復后,聚集的人群慢慢散去,直到最后只剩下李云愷和幾個和李府有親戚關系的同僚。
“各位世伯、世叔,如果今日無事的話,請到李府稍歇片刻,咱們再好好地談談銀礦的事情。”
“我等正有此意,云義兄,你們先走,我們稍后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