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昌憲向西北進軍的理由早就找到了,他只是想借到到西域一游,順便看看他那兩年未見的老父親。
“出兵”
隨著李昌憲一聲令下,還沒等后面的十萬大軍入境,阿不達等將領就帶軍出發了。
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分頭進攻遂州和茂州。
萬陵縣大軍行進速度超乎阿不達等人的想象,一日之內就分別拿下了遂州和茂州。
不是遂州和茂州的守城官兵不想抵抗,關鍵是兵力懸殊,前年兩地的主要官兵都被宣平帝一聲令下調到關內去了。
目前守城的官兵只能是殘軍散勇,匆匆聚集的幾萬草頭軍還沒有打仗,就被萬陵縣大軍的炮聲給嚇跑了。
別無他法,守城的官兵只好開門投降,但是他們并沒有什么羞恥感,畢竟投靠建興帝和宣平帝都一個樣,以后照舊是高官厚祿,升官發財。
據說在建興帝統治下,老百姓生活無憂,當官的人都發了財。
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有這個機會
但是沒有人去這件事了,無論遂州和茂州的官吏豪紳,還是普通的黎民百姓,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能不能搭上萬陵縣這條商路
升官發財哪有通過萬陵縣進行海貿賺錢來的快,還賺得多
所以很多遂州和茂州的商家在投降萬陵縣后,就急匆匆地帶人到萬陵縣去了。
當然一起去的還有很多的普通老百姓,據說萬陵縣哪里衣食無憂,孩子還有上學的機會。
當時,萬陵縣的官員出來辟謠,以后遂州、茂州和萬陵縣其他地方一家親,保證沒有人再挨餓受凍,每一個孩子都有上學的機會。
但是很少人會相信,他們都在這塊窮地方住一輩子了,還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好事情。
離開的人很多,但是從其他的地方逃難到遂州和茂州來的難民也不少。
以往遂州和茂州都是緊閉城門,不允許任何一名災民進入,但現在卻大開城門,有人專門施粥賑災,發放救災物資。
為此,萬陵縣大軍搭上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遂州和茂州停留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直到后來的萬陵縣官吏和運糧隊到來后,才再次拔寨繼續行軍。
從遂州到鄯州等地道路遙遠,一路上險惡無比,雖然萬陵縣大軍不畏懼大晉朝的任何一只強軍,但是軍中步兵人數眾多,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騎兵突然從四面八方呼嘯而來。
雖然有人能及時組織抵抗,但是有時候騎兵來得太快,幾百米遠的距離轉瞬而至,讓人措不及防。
所以,李昌憲讓阿布達把萬陵縣僅有的五千騎兵都帶上了,雖然無法和雍州軍相對抗,但多少能做個警示作用吧,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