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
在旋元維度的本源力量不斷進行滲透的過程中,三千維度宇宙海,一座座原始宇宙相繼向林衍敞開了大門。
每一宇宙海,都經歷無盡輪回時代,有著極為漫長的歷史。
而每一次原始宇宙的破滅新生,則意味著在很長時間內,原始宇宙會進入一個斷代的過程為了生存,為了強大,為了永生不死,那些孕育的生靈,只能自己摸索,琢磨出不同的修行方法。
當然
受到原始宇宙的天然影響,最厲害最適合傳播的修行方法,還是“宇宙規則體系”,這也占據了絕大多數宇宙修行的主流。
至于其他修煉方法,則大多在經過漫長歲月的驗證后,被更加完美的“宇宙規則體系”而取代,相對來說最具競爭力的就是“吞噬體系”。
吞噬體系的優點在于,對天資悟性的要求更低,至少在宇宙海階段,不需要太多的感悟,實力也能夠不斷提升。
缺點則在于對資源的要求更高。
按理說,對資源的高要求會限制其流傳發展,如原始體系,可吞噬體系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最主要的資源就是“其他修行者”。
宇宙誕生的寶物,是存在極限的,可生命卻能夠不斷孕育誕生,以無數生命為薪柴,繁衍、收割故而形成了吞噬體系的畸形繁榮。
以林衍自己的宇宙來說,修行者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達到瓶頸,比如跨入不朽神靈后,就再也無法突破,最終在龐大的修行者規模下,誕生出極少數強者,呈現金字塔結構。
可是吞噬體系盛行的宇宙海不同。
這是完全絕望的統治,一旦達到自身瓶頸,無法繼續突破,就相當于進入成熟期,成為吞噬體系修行者的口糧。
天才強者
只是讓他們吃得更香,帶來的收獲更大。
甚至如“六魔山六大寇”的大量吞噬體系修行者,之所以廣泛傳播吞噬類法門,讓他們肆意吞吃大量普通生命,其實也是其中的一環。
他們同樣是被豢養的豬玀,等實力提升后,也將變成更強者的食物。
不斷對無數生靈、弱小修煉者進行壓迫,通過無數生命的繁衍來維持混亂秩序的運轉,誕生出的真神自然更多。
可是
再去看宇宙之主、宇宙尊者、不朽神靈這些相對應的層次,數量卻極為稀少,甚至宇宙之主相對應層次的強者數量,還比不上真神。
這也很好理解。
因為那些弱小的修行者,已經成為誕生真神的養料和代價
同時資源的總體分配權,本就是掌握在真神手中,他們即便是分,也只會分給自己的親族弟子等,從而加固自身的統治。
就宛如一巨大的毒瘤,不斷抽取著整個原始宇宙的營養,來供應自身。
林衍在深入了解后,自然對此觀感極差。
說白了,原祖之所以是原祖,存在他自身的必然性,晚生億萬紀元,他依舊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可若是這些吞噬體系的真神,晚生上億萬紀元,他們的位置一旦被其他強者取代,那就大概只能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