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
一道道天劫之雷在天劫之云周圍翻滾著。
那一道道黑漆漆的天劫之雷,看的眾人不由得心神顫抖。
就算是世界意志,在這一瞬間,也是不由得疑惑的感應著這一方天劫之云。
“不可能?這個世界怎么可能會出現這么恐怖的天劫之云?這不科學。”
聽著這方世界天地意志的話,劉江濤嘴角抽搐一下。
尼瑪。
你一個天地意志,竟然還講究科學?
咋地?
你是從地球穿越過來的人啊?
不過,劉江濤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在對方說話的瞬間,劉江濤就感應到了這是系統這玩意在和天地意志討價還價的時候順嘴說的,然后這個世界的天地意志覺得很不錯,就直接用上了。
不過,讓一個世界的天地意志張口閉口的講科學,總感覺有點那啥。
要知道,在劉江濤沒有得到系統的時候,又或者是,最開始得到系統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流傳著一句話——
世界上最大的偽科學,就是一直相信科學。
沒錯。
科學是什么?
科學指發現、積累并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科學是對已知世界通過大眾可理解的數據計算、文字解釋、語言說明、形象展示的一種總結、歸納和認證。
科學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與一致性,其為探索客觀世界最可靠的實踐方法。
通俗地說,科學不是信仰,而是拿證據說話。
它是一種態度、觀點、方法。
同時,科學的東西本身具有悖論。
也就是說,不同的專業學科的東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認為是矛盾的。
其實,它反映了科學地認識事物的不同的多個復雜方面。
科學是使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實現具體統一的實踐活動,它是通往預期目標的橋梁,也是聯結現實與理想的紐帶。
也可以說,科學是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和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實踐活動。
科學性就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真實屬性,它是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能夠實現具體統一的屬性,它使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和探索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實踐活動過程是科學研究。
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方法、措施、手段是科學技術。
創造符合主觀認識的客觀實際的實踐活動是運用科學。
符合客觀實際的主觀認識是科學知識。
符合客觀實際的普遍規律是科學理論。
當然,這只是科學的一種普遍認知。
現代的人類,其實就是最不科學的存在。
又或者說是,應該符合科學,可是卻又有些意外的存在。
雖然存在既是真理。
可是,人類真的符合這個星球的規則么?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科學解釋,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
這是現代科學能解釋的。
先不說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單單一點,就很尷尬。
人類的科學才有多長時間,而人類又存在了多長時間?
再有就是,地球存在了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