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三月三。
正是繁花生樹、草長鶯飛的時節。
瓊林苑內,年邁的皇帝高坐在閣樓大殿的御座之上,凌瞰腳下這秀麗江山、滿城春色。
他左右兩邊文武官員分坐。今科錄取的共三百九十九名進士學子正方序井然地從禮部官員手中接過酒樽,一個個上前祝酒頌圣、拜謝天恩。
怎么看都是一派煌煌昭彰的盛世氣象,可皇帝心底卻總覺得似乎還少了點什么。
“太師”他喚了一聲。
當朝太師蔡京就坐在他右首下方第一把交椅上,此時聞言立即恭聲應道“是,陛下。”
皇帝正要問話,眼角卻不經意瞥見一株海棠花在苑墻邊開得正艷。他臉上頓時露出了笑“虞三呢”
難怪。這樣的場面怎么能少得了他
皇帝接著問“虞三跑哪兒去了朕怎么沒見他”
整個瓊林苑有多大今日來這兒會宴的又有多少人
更別說蔡京堂堂一國太師,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平日里關照的都是國計民生之大事,向來也只有別人湊上來巴著他的,哪兒有讓他這樣紆尊降貴去找人的
可他偏偏也笑了。
只因找人的是皇帝,要找的人是虞三。
虞三、三少爺、小虞大人等等這些稱呼,在這大靖朝的中心、天下風云匯聚之地的京城,指的都是同一個人。有且僅有的一個。
宋國公府,當今宋國公三子,虞棠。
黃昏。日已西斜。
虞棠自朱雀門外朝東去的那條大街上打馬而過。他要去的是瓊林苑。
瓊林苑坐落在城西。
“我的好少爺咱們這么走什么時候到得了瓊林苑啊”
“誰說我要去瓊林苑了”
“啊”
虞棠手里馬鞭一揚,馬蹄聲起,小廝尤在呆立當中,他一人一馬已絕塵而去。長街盡頭隱隱傳來他的聲音“少爺我改主意了”
就剛剛。
剛剛有一陣風從他身旁經過,風中帶了種奇異的花香。他竟嗅不出這是屬于哪種花的香氣。因此他一定要去看一看。
這是一條由鮮花鋪成的道路,路的盡頭是兩位比花還嬌的女子。路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虞棠忽然之間就失去了興味。
花,怎么是用來踩的呢
罪過、罪過。
他放松了手里的韁繩,讓座下的馬慢慢地踱過去。
就見三層高的朱樓,飛檐上綴滿了鮮花和緋色的燈籠,藍底金字的招牌,斜陽夕照下,隱隱映出“綺情閣”三個大字。
原來是這兒。饒是虞棠無意,近日也頻頻聽聞它的大名。開張不過半個月,就已成了京師第一紅粉銷金窟。
尤其她家有位花魁娘子,傳說長得美若天仙下凡,體態風流絕艷,詩詞歌舞無一不精,琴棋書畫亦是樣樣皆通,引得京里一眾公子王孫爭相求見。
譬如現在,一位寶藍錦衣的公子哥腳底一個踉蹌,剛被人從閣里推搡出來,正滿臉不忿“憑什么寶貝送了,人卻不讓我見”
緊隨他而出兩個人高馬大的護衛及一位紅衣女子,那女子朝天翻了個白眼,反問“我家娘子的規矩,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