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03
傅落銀最近除了忙傅氏軍工b4計劃的事,還有最近聯盟大會新議題的事情。
學術界要整改,禾木雅這次野心勃勃,上次星大的名畫鑒定案應該只是一次導火索。不出半個月,連文件都下來了,文件肅清的內容條款堪稱史上最嚴。
七處跟這次整改關系重大,聯盟80以上的前沿科技都跟七處接軌,話語權有一大半是他們的,但這是一個隱性的話語權七處不屬于任何編制,除了學術圈外,外邊的人甚至連七處有多重要都不知道,只依稀覺得是一群穿白大褂的科學家扎堆的地方。
肖絕和傅落銀這幾天都是加班加點擬提案,文件下來之后直接炸了這次下來的文件中囊括了許多方面,包括肅清學術資金問題、項目條例規整、嚴打抄襲剽竊、數據偽造、期刊版面費等等多方面的問題,全面,但是來勢洶洶,更有許多地方是不合理的。
傅落銀看了一眼其中一條條目,念出來“期刊管理禁止注水充數行為,同作者文章核心內容重合率大于80禁止拆分發表,過往類似行為一經發現撤銷論文,取消學位或職稱。嚴查在自己沒有貢獻的論文上署名的行為,嚴查編輯對于舉報學術不端行為不作為的行為”
傅落銀最近投資負責的項目接觸的都是年輕人,最近有個叫陳飲的大三學生通過項目認識了他,找周衡應聘了實習學術助理,幫傅落銀處理一些周衡處理不了的事情,比如專業性能強一點的。
他本來在旁邊幫傅落銀整理歸檔文件,聽他念了之后“噗”地一聲噴了。
傅落銀抬起眼瞥他。
陳飲急忙正色,噤若寒蟬。
雖然傅落銀年輕,跟他接觸的人也知道,他不太走那些個上了年紀的人的做派,沒有官僚氣,平時玩笑也開開,但是正經場合是不會有人沒腦子去開玩笑的。
“別緊張,說說看。”傅落銀皺起眉,“我也覺得這個有問題,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有些地方恐怕有漏洞。你是學生,你從你的角度說說看。”
“傅總,我就說實話了,學術圈不大不小,里邊也分三六九等,而且最看派系和師門。我念金融的,方向偏理論,我們這個系博士生要畢業,至少要發兩篇中級以上的期刊文章,但是哪里有那么多新題材給我們發呢大部分都是新瓶裝舊酒,而且不止我們,我導師,他任教二十年了,聯盟現在的規定是十二個月內不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的,就要降級或者取消評職稱資格,我們導師還好,我認識一個同學的導師,做冷門生物分類的,也不文,就是帶學生,分類歸檔,也在做實事,但是看病錢都要省著用,反正我覺得一竿子打死可能,有點問題吧。”陳飲誠惶誠恐地說。
傅落銀“嗯”了一聲。
他的工作性質注定了要和許多學術圈的人打交道,陳飲說的情況他也知道。
聯盟規定的“十二個月”時限一直都飽受詬病,但是一直缺乏整改,這本來就是一項不完全對的規則,而現在禾木雅的意思,顯然是沒有考慮到漏洞存在的情況,而要去抓漏洞之下攀附的存活者。
關于“同一作者核心內容重合率大于80的期刊論文重復發表”很常見,學術界一直以來都有個現象,就是“灌水”或者“刷資歷”,圈里曾經出過本科學生一年發表20多篇頂刊的情況,行內人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做實驗方向的,一種物質改改官能團,測一測紅外紫外,講一個好點的故事,闡述一下這個物質以后可能會有什么作用,投稿之后就是一片漂漂亮亮的文章,其意義差不多就是把青椒炒雞蛋的做法研究換成了紅椒炒雞蛋的研究。
而另一種“刷資歷”則稍微高級一點,把一個項目的成果內容拆分成好幾篇論文成果分別發表,材料、工具手段、半成品、成品、結論,但凡能琢磨出一篇論文的,都會扣扣索索地寫成單獨的論文進行投稿。
這種情況甚至還發展成了一個業內約定俗成的梗即投稿前將項目內容“拆分為最小可發表單位”發表。
傅凱任董事長的時候,在這上面趟了不少雷作為傅氏軍工科技的第二代,他不是業內人士,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位置高、履歷漂亮的水貨見多了之后,才慢慢學會甄選取舍合作對象。
在他之前,傅家是傅落銀的爺爺傅青松一手創業辦大的企業,傅青松是科研人,卻不是一個好的商人;明明有一手核心科技,卻一直等到傅凱接手之后才慢慢發揚光大,而傅青松本人直到去世都沒能看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