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鹿行吟天生會考試。
沒有人教他,他無師自通學會了這種類似于走捷徑的辦法。
冬桐市小城鎮,本地人才流失,有出息的孩子往外頭跑,畢業了在外面安家落戶,打死也不肯回去;而外地人也瞧不起這個沒什么資源的小城市,哪怕人才補貼和就業補貼給得再多,也打死不定居。
久而久之,本地缺人才,連帶著老師階層都良莠不齊。他的初中老師中,有不少是念完大學就回來教書的,有的甚至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剛畢業就被故鄉急哄哄著搶著要來當老師,至于證書一邊教書一邊考。
他見過不止一個,自己初高中時念書都沒念囫圇的畢業生回來教書。數學老師講題,一個算式,算到一半說不下去;英語老師照著參考答案念,這些都是常有的事。
在冬桐市長大的孩子天生沒有“理解”“吃透”的概念,他們被要求的只有“記下公式”“學會用它”。
學習在鹿行吟眼中,是樂趣,但目的性要強于樂趣本身。
下午的數學考試是重頭戲。
鹿行吟這幾天除了做月考試卷外,硬啃了幾套s市高考卷在沒有系統學完高中數學的情況下。
高二到目前為止的進度,剛剛接觸圓錐曲線的前奏部分直線和圓,這部分鹿行吟特意搜索了一下,至少需要18個課時,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重難點。
他按照這樣的教學進度,非常賭徒心態地進行了押寶他完全沒有復習圓錐曲線相關的提升部分,只把最基礎的公式過了一遍。他就押青墨七中這次月考,中規中矩,絕不會出圓錐曲線的難題
促使他這么賭的還有一點這是高二開學初期,還不到高二、高三后期挑戰各地聯考、各省偏卷的時期,按照學校和年級組的要求,前期月考不會弄太多幺蛾子。
鹿行吟坐在考場上,深吸一口氣,平靜地回想。
他現有的知識、技巧,全部在腦海中組合成樹狀圖,盤根錯節,清楚明確。他在這部分里找到了他關于“數學”考試的認知。
數學卷選擇前四道,必拿題,也屬于送分題。
按照s省出卷傳統,鐵板釘釘。
第一題,共軛復數。
第二題,古代數學書素材題,經常被學生吐槽為語文選擇題,實際考察概率統計。
第三題,二項式定理及其展開式的考察,通常不難,常問系數問題。
第四題,分布函數,一般情況下是正態分布。
考前預備鈴叮叮叮地響了起來,這場考試的監考老師剛好是陳沖,那三個陽光班的化學老師。
試卷發下來時,他從講臺上走下,環視周圍學生。
看見鹿行吟之后,他的多看了他幾眼,而后停下腳步,沒走,顯然也是對這個學生印象很深,特意觀察一下。
時間到之前不準動筆,鹿行吟填好姓名和班級,低頭審視著題目。
前四道題目類型,一道不錯。
他再飛快地看了一下選擇題的后四道、最后三道大題以及選做題。
全部都是復雜函數、計算型概率題,難度偏高,計算量偏大,壓軸是一道非常復雜的函數證明題。
他賭對了。
如他所料,青墨在確保題目接近高考題的前提下,限定了他們目前所學的內容,于是出現了大量的基礎函數、三角函數和概率題,不涉及圓錐曲線。
“時間到,可以開始答題。”
陳沖看了看時間,宣布道。
其他學生噤若寒蟬,各自埋頭看試卷。哪怕他們心懷鬼胎,躍躍欲試著想干點什么,但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