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揚倒是來了興趣“哥們,你們學校開競賽班了嗎”
據他所知,整個s省都沒有高中開設正規的競賽班。
他和其他人不同,對于鷹才學生沒那么強的敵意,對于數學課上被碾壓的事情也不怎么在意,只想著如何去追。
競賽這件事,他也做過許多功課,面對初賽二等獎直接保送的誘惑,很難不動搖,不過經過多方面權衡之后,他決定暫時先保高考,對于競賽也是先止步于了解階段。
那男生又轉過來,顯然很樂意跟這些“學渣”分享“高端競賽知識”“這個嘛,我們學校暫時沒有,不過快有了。我們高一學完了所有的課程,老師喊我們去試試,這一試呢,就試出一個省三等獎今年寒假過后我們學校虎成立正規的競賽班,我們會報名參加下一屆競賽,指不定還能沖一沖省隊呢。”
“今年整個s省一等獎名額只有十個人。”旁邊一個鷹才女生翻著手機文件,語氣中充滿自豪,“六個是我們學校的學長,有三個是二中的,還有一個小縣城冒出來的,黑馬啊這是”
“鷹才牛逼”
這些學生嘻嘻哈哈地笑成一團。
易清揚小聲對鹿行吟說“學校好還真是不一樣,他們好強競賽拿獎,很困難吧”
鹿行吟輕輕說“暫時,沒有那么難的。”
他原來所在的冬桐市不屬于s省,是強省中的強省,四大名校之一的繁星中學就坐落在他們的省會,毫不夸張地說,是個定向輸送國家集訓隊隊員的地方,也被稱為“國家金牌的搖籃”。
每一年國家初賽省賽,分配給冬桐市所在q省的一等獎名額足足有85名,但論訓練量、競賽人數、競爭強度,也相應的遠在其他省市之上。哪怕省賽全國初賽試卷都相同,更多的情況是強省中的末位分數,都是可以碾壓弱省第一的存在。
而每一年國家從各省省隊選拔四十人進入國家集訓隊,s省從來沒有姓名。
等于說,s省競賽的含金量,實際上并不高,這也是國家分配給s省的一等獎名額,只有10人的原因。
學生素質、競賽訓練氛圍、往年國家隊輸送成績、師資力量,這三者是環環相扣,一榮俱榮的。強省良性循環,弱省只有惡性循環。
鹿行吟說話聲音不大,但是清清淡淡的一句話,落入前排學生的耳中。
那男生笑了“哥們說得對,s省的確是弱省沒錯不過你這個口氣挺大啊,畢竟全省只有十個人,敢問你初中競賽考了多少啊這不是巧了嗎,全國區域化學競賽我沒參加過,不過我同學就是你也認識的程敏君,也參加過,我有聽他說起。這個試卷是全國統一吧”
前排還有個女生說“初中的我也參加過,不過我參加的是物理,化學的我也聽說過。我們這邊化學金牌線是120,我記得。”
鹿行吟頓了頓,輕輕說“我原來是q省的,第十五屆區域化學競賽。總分197。金牌線是,195。”
他們這種初中競賽分實驗操作和理論操作兩場考試,滿分是200分。
他這句話一說出來,全場人沉默了。
滿分200分,金牌線120和195的差距,這就是弱省和強省的區別。
“你考了這么高,怎么最后來了青墨”那男生持續懷疑道,當即掏出手機要給程敏君打電話,“你騙我們的吧程敏君也是q省的,他就是那邊的成績來了我們中學,你要是能考這么高,有必要來這個破爛學校”
沈珂杏眼一瞪,語氣非常不客氣地說道“你好好說清楚,我們學校怎么了”
易清揚拉住她“等一下。”
電話接通,男生開了免提。
程敏君的聲音傳出來“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