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踏青,夏季游湖,秋來賞桂,深冬玩雪,和姐妹們開詩社聯句吟詠,或邀好友至家中撫弄琴箏,吹奏笙簫,生活是那么的豐富多彩。
入宮做了太子妃,竟落得離群孤雁一般,心事無人訴,五感困于內,親人不得相見,朋友再無聯系,連母親病逝都不能回家祭奠,可不是“碧海青天夜夜心”3嗎
她越想越悲不能勝,怨那“神秘女子”欺負人,狠狠戳她的痛處,先是眼淚吧嗒落下,漸漸地嗚咽聲起。
玉竹勸不住,忙去叫她的乳娘杜嬤嬤。
杜嬤嬤跑來摟住馮如月,驚慌低勸“娘娘受了委屈只管打人罵人,大過年的千萬別哭呀,被禁宮里的人知道就糟了。”
過年期間哭泣最為不祥,小輩哭更被認做對長輩的詛咒。皇宮大內最為忌諱,傳到皇帝后妃耳中,少不了要加以責罰。
馮如月嫁入皇家后喜怒哀樂不得自主,聽了杜嬤嬤的話也曉得利害,趕忙大口呼吸止住抽泣。
玉竹心疼氣憤,抓起那則燈謎恨道“都是這刻薄鬼害的,奴婢定要幫娘娘好好懲治她”
馮如月也憋著氣,尋思片刻說“本宮自有區處,倒要叫她親口跟殿下解釋做這燈謎的用意。”讓你節后交出謎底。現在先還她一則燈謎。”
柳竹秋知道送花燈的人是太子妃,心想她這當家主母當真妥帖,連丈夫在外勾搭的野花都肯分神關照。
其實馮如月之前沒想到她,初六那天朱昀曦悄悄出宮,事后被她知曉,盤問云杉得知太子去約會那位神秘女郎,她就想著投丈夫所好,在賞賜選侍們花燈時額外送了一盞給柳竹秋。
柳竹秋按照她的燈謎格式編制燈謎回贈,落筆時頑皮心起,在燈謎里暗藏了一個小小的諷喻。
云杉拿到燈謎,見謎面是“孽海記思凡,打唐詩一句”,想不出是什么,封緘后揣進懷里,再向她傳達太子的口諭“殿下要你十六日酉時前去觀鶴園侯駕。”
柳竹秋犯難“我要陪家人過節,晚間出門恐有不便。”
云杉說“今年是太后七十華誕,陛下命人制作了十萬只花燈張掛到五城的元宵節燈會上,比往年熱鬧得多,很多仕宦人家都會去看燈。你說服家里人也去,不就能找到機會溜出來了”
按柳竹秋的本意,沒要緊事實在不想見朱昀曦。原因無他眼不見心不煩。
試想一只饞貓眼前掛著一條鮮魚,只能干看不能吃,該多痛苦
一兩次還能忍,次次如此難免折騰不起,除非有機會一鼓作氣拿下太子,否則真不愿再去接受定力考驗。
可主命難違,找借口推脫那多疑的男人又會胡思亂想,她也只好遵命。
馮如月看到柳竹秋回贈的燈謎,粉臉驀地一紅,撒手將箋紙扔在桌上。
玉竹伸長脖子瞄了一眼,詢問“這人寫了什么,惹娘娘如此生氣”
馮如月秀麗的長眉微微起皺“她的謎面是孽海記思凡,打唐詩一句。謎底該是嫦娥應悔偷靈藥3,分明是在諷刺本宮。”
玉竹聽了也氣,幫主子叱罵“她自己不想進宮,就變著方貶低宮里的生活,依奴婢看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馮如月的怒氣仿佛海嘯,打頭一波拍過,后面涌來的全是悲酸,心知那女子說得都是大實話。
她入宮這四年享受了人生前十六年聞所未聞的榮華富貴,可在那十六年里隨便挑一天也比后四年里最喜慶的時刻快樂。
娘家只算小康,然父母慈愛,兄弟親厚,還有眾多友善可愛的親友往來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