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這天孟亭元送來請柬邀請溫霄寒去府上做客。
柳竹秋并不驚奇,甚至早有預感。可以說成冥冥之中的安排,也能解釋為他們師生間固有的默契。
她來到孟府,被下人徑直領入外書房。
孟亭元正在案前作畫,見她來了仍低頭彎腰專心勾勒彩黛。
柳竹秋猜他想挫滅她的銳氣,耐心地佇立等待。
過了一盞茶功夫,孟亭元描完最后一筆,起身捶打腰背,放下筆平靜道“聽說你那日只身去敲登聞鼓時好不威風,我替你描了幅畫像,你來看看像不像。”
柳竹秋走近案桌,見那畫紙上一個打赤膊的男子正雙手舉棰擂鼓,人物須發皆張,目若銅鈴,動作表情無不包含激憤。
她皺起眉頭“大人畫錯了,晚輩可沒打赤膊。”
孟亭元問“那你說說我畫的是誰啊”
“這擊鼓人是禰衡。”
禰衡是三國時期的名士,文采辯才都很出眾,可惜剛直高傲,爭強好勝。
孔融將他舉薦給曹操,禰衡卻厭惡曹操,自稱有狂病,拒絕拜謁。
曹操懷恨在心,又不愿背上殺害賢才的名聲,便任命他為鼓史,以此羞辱他。
禰衡也真會報復,挑在曹操大宴賓客,檢閱鼓樂時,在大庭廣眾下赤膊上陣,一面擊鼓一面指斥他。
曹操大怒,想出借刀殺人的辦法將禰衡遣送給劉表。禰衡果因脾氣火爆得罪劉表,終被其部下黃祖殺死,享年二十六歲。
柳竹秋知道這是孟亭元對她的諷喻,不甘辯解“禰衡因個人榮辱發狂發顛,晚輩是為友人伸冤,實出義憤,二者不能相提并論。”
孟亭元冷嗤“你覺得自己的才華比起唐代的蕭穎士1來當如何”
柳竹秋謙遜道“文元先生高才博學,乃盛唐名士,晚輩怎敢比擬”
孟亭元點點頭“蕭穎士恃才傲物,不肯諂事宰相李林甫,遭其排斥被貶官外放。心懷怨憤,寫出伐櫻桃樹賦諷刺李林甫,終被報復免官。櫻桃賦雖成為了傳世名篇,但他個人的志愿卻再無機會伸張。名揚天下的高士猶落得如此下場,況乎你這黃口孺子”
意氣用事往往招禍,隱忍寬容方得平安。
道理沒錯,可柳竹秋聯想到他投靠唐振奇的懦夫行徑,便不愿被動接受教訓,峻色道“匹夫之氣是不可妄動,但宋武帝2一人追擊數千敵軍,氣吞山河如虎。陳湯3矯詔出兵,斬單于,救漢使,一筆揮毫,震動五岳。不都是憑著英雄意氣嗎若遇強橫暴虐之徒只會畏縮逃避,面對邪惡不公之象一味妥協屈讓,這樣的隱忍不過是薄志弱行罷了。”
孟亭元嘆氣“你白讀萬卷詩書,還是沒能理解隱忍的真正含義啊。”
他背起雙手走到窗邊,望著空曠的天幕向她發問“天空為何廣袤,湖海為何遼闊,這個問題你解出來了嗎”
這是多年前他留給她的作業,柳竹秋交上去的文章罕見的只得了中評,找他求教,他卻說答案只能由她自行領悟。
師生斷交后她想明白了,此刻方有機會交卷,平整情緒后禮貌答道“天空之廣袤是為了籠罩大地,湖海之遼闊為了函養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