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早和她們玩熟了,眾女去寺里拜過菩薩,施過功德,出寺到水岸邊游逛。
柳竹秋領她們來到湖畔一座八角涼亭。
那亭子連著一座名為“聽風”的水榭,里面正坐著兩三個游人。
蔣媽先去與之協商,對方聽說官宦人家的女眷想來歇腳,忙主動避讓。
等游客都去了,仕女們方步入水榭,只見一溜粉壁上留有許多游客的墨跡,詩詞歌賦不一而足。
唐氏諸姊妹亦好文,逐一觀看那些題字,優劣雅俗不等。
柳竹秋拉著白秀英的手走到南面的粉墻下,悄悄向她遞眼色。
白秀英順著她的視線看去,找到了一首點絳唇,回頭高聲招呼其他人“你們快來看啊,這兒有溫霄寒的詞。”
眾女忙趕來圍觀,見那幾行草書寫得奔騰放縱,馳騁不羈,詞云“天際云飛,煙濤漫卷憑闌久。當年沽酒,縱馬觀春柳。鶯舞燕啼,酣臥芳叢后,濕羅袖。夢約佳偶,月下攜纖手。”
旁邊落款名正是溫霄寒。
唐家大表嫂戲噱“這溫大才子果是個風流種,怕不是與相好游春時寫下的。”
她怎會想到這首詞是去年柳竹秋和一班士子前來游湖飲宴時,經人慫恿,趁著酒興隨意涂抹的。
柳竹秋為避開匡家的火坑,把這早已扔到九霄云外的閑事撿起來當做改運符,笑道“這首詞寫春意之撩人,情味頗濃。待我來唱和一首。”
眾女知她善吟詠,出口就能成章,可隨意與陌生男子唱和也太失體統了。
大表嫂扯扯白秀英袖子,示意她阻攔。
白秀英假意勸說“季瑤,這里往來的人多,瞧見了不好。”
柳竹秋笑稱無妨,命蔣媽取來筆墨,就在溫霄寒的詞句旁揮毫,用楷書寫了一首點絳唇。
“嵐靄初晴,雨收云淡群芳瘦。煙波渡口,曳曳隨心走。綠水柔清,縱被東風皺,情如舊。暗思俊友,空把花枝嗅。”
也在旁邊落了她的名字。
她扮溫霄寒時特意改了字跡,尋常人根本瞧不出是同一人寫的。
兩首詞情景相似,意境相合,儼然是一對情人在隔空。
唐家姐妹看得噤口捲舌,疑心這柳大小姐思慕溫霄寒,故意留句招惹那浪蕩子。
“聽風”水榭每日出入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當天就有人發現柳竹秋的題詞。
她是京里的名人,最能吸引公子文人的獵奇心,他們成群結隊跑來觀看,無一例外地認定柳竹秋和溫霄寒有奸情。
有人當場眉飛目舞點評“這定是溫霄寒與柳大小姐幽會后各自做的詞,他在詞里說夢約佳偶,柳大小姐寫的卻是暗思俊友。男方把女方視作配偶,女方卻只當男方是朋友。如此比較,還是柳大小姐的手段更為高明。”
眾人都贊同此語,想那溫霄寒已經是風月場上來去自如的老手了,如今居然敗北,可見這柳大小姐真是男人的克星,石榴裙開能降萬人,絕不是尋常閨房關得住的。
緋聞傳開,匡舉人也聽說了,忙不迭找阮楷反悔,說自己能不計前嫌,卻寧死不做活王八,縱使柳竹秋貌若西施,才如易安,他也不敢接下這頂簇新的綠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