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才苦道“孝廉洞見是非,我等也不瞞您了。我們都是受那惡珰高勇迫害,家破人亡才淪落至此。”還禮,詢問他與段開泉有何淵源。
車十一說“段開泉是我的胞兄,在家排行老七。當年保定的段秀才膝下無子,一日路過我家,見我們窮得吃不飽飯,而我七哥生得聰明伶俐,就用一百兩銀子買回去做兒子,改名段開泉。”
段家自收養段開泉后便時常接濟車家,段開泉和車家的兄弟姐妹感情都不錯。
去年他吃了官司,車十一還曾去牢里探監,眼看秋決3將近,急得不行,還好保定換了縣令,又遇上溫霄寒斷案嚴明,才幫段開泉撿回一條命。
柳竹秋明白這層關系后仍然存疑,含蓄問“車兄怎會在此呢”
她看這漢子的言談舉止不似尋常村夫流氓,倒像在衙門里當過差的。
車十一不無羞慚地嘆氣“我本是霸州榷稅衙門的吏員,那高珰手下一名親信韓金龍時常欺辱下屬,一次酒醉后無故鞭打差役,我不過還了句嘴就險些被打死。事后咽不下這口氣,放火燒了他的屋子,逃到這里來落草。”
他介紹完生平,恭敬地向柳竹秋作揖“我們的頭領也很仰慕孝廉,想請您去稍作敘談,不知孝廉可否賞光”
既然性命無礙,買路錢也免了,那就不能不給山大王面子。
柳竹秋熱衷開拓人脈,深信三教九流都有用處,聽說車十一是受高勇一伙逼迫落草,想來這群土匪中還有人與之同病相憐,沒準能尋到些有用線索。
她和瑞福牽了馬,跟隨車十一進山,在林蕩里拐了幾個彎,遠處亮起火光。
走近是一片空地,十幾個男子圍坐在篝火旁,都是小至十來歲,大至三十多的青壯年。大部分做農夫打扮,只一個年紀最長留髭須的穿著長衫布鞋,氣質也與旁人迥異,瞧著像個書生。
車十一緊趕幾步向那書生稟報“何秀才,溫孝廉來了。”
何秀才忙率眾起身相迎,朝柳竹秋深深一揖。
“久仰孝廉大名,今日有緣得見,榮幸之至。”
柳竹秋估計這伙人不是那起打家劫舍的惡盜,客氣地還了禮,隨他們到火堆邊坐下。
強盜們捧來一盆水煮大肉,十來個燒餅請她打尖,她正好肚餓,拿了兩個燒餅,先遞一個給瑞福,然后痛快大嚼。
何秀才得他信任,相信世人對他豪爽隨和的評價不虛,本著讀書人的習性想見識一下對方文采,笑道“溫孝廉才名遠播,我們這些鄉下人也多有耳聞,今日幸會,能否請閣下吟詩一首”
柳竹秋正想試探他們,幾口吃完燒餅,站起來拍了拍衣衫,環顧眾匪一圈,對何秀才說“小生也深感今日機緣巧合,那就贈詩一首作為給諸位好漢的見面禮吧。”
說罷仰頭清吟“魑魅行無忌,冤讎泣鬼神。縱觀黃巾4輩,半是亂離人。”
眾匪相顧詫異,都各自露出戚色。
何秀才也已愕然淚出,急忙抬手照雙眼上揉了一把,拱手詢問“孝廉怎知我等有冤情”
柳竹秋說“小生觀諸位神色憨厚,并無奸邪戾氣,適才又聽這位車兄說他是受酷吏逼迫逃奔至此,因此推測諸位同他有相似的苦衷。”
四周立刻響起哀嘆,一些年紀小的已垂頭抹眼低泣。
何秀才苦道“孝廉洞見是非,我等也不瞞您了。我們都是受那惡珰高勇迫害,家破人亡才淪落至此。”還禮,詢問他與段開泉有何淵源。
車十一說“段開泉是我的胞兄,在家排行老七。當年保定的段秀才膝下無子,一日路過我家,見我們窮得吃不飽飯,而我七哥生得聰明伶俐,就用一百兩銀子買回去做兒子,改名段開泉。”
段家自收養段開泉后便時常接濟車家,段開泉和車家的兄弟姐妹感情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