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正睡著,請殿下明日再來吧。”
朱昀曦心想若不能讓馮如月得到一些安慰,他這趟就白來了。走到書案前提筆寫下一張字條,用鎮紙壓住,吩咐玉竹等太子妃醒來交給她。
馮如月在帳內聽得清清楚楚,太子一走便催促玉竹呈上來。
上面寫著“結發夫妻,百年之約。生時共枕,死后同穴。人有禍福,月有圓缺。我心未改,情真意切。”
玉竹喜道“殿下不忘前盟,娘娘可以無虞了。”
馮如月看完這三十二個字,心上已多了三十二個窟窿。她對自身處境一直有著清醒的認識,明白此刻她對皇家而言不止無用,并且有害。太子顧念夫妻情分,將會承受不必要的風險紛爭。
她從小亦步亦趨接受最正統的禮教熏陶,明明是才華橫溢的英秀,偏被尊卑觀念害得鼠目寸光。
客觀來講,拋開美貌地位,朱昀曦樣樣都比她差一大截,本人都承認娶到這樣的老婆很難得,不愿冒險更換。
馮如月卻一味自我貶低抬高丈夫,認為他天潢貴胄,天日之表,是站在青云之巔的神,她終生都只配匍匐在其腳下仰視他。
可現在她連跪在塵埃里的資格都失去了,問自己何德何能,要連累太子如此犧牲
自厭自咎令她萬念俱灰,不久又遭遇致命打擊,有人去向太后揭發了導致她流產的真相。
原來竇選侍產子后,馮如月的壓力空前增大,丈夫、公公、家人、身邊的奴仆、朝中的大臣都希望她能盡快懷孕生下嫡子。
她的乳母杜嬤嬤最焦心,私下為她找了很多補藥偏方,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助她成功受孕。
但高興勁兒沒過,新的煩惱又壓得她喘不過氣。
這胎若生不出男孩兒怎么辦
人胡思亂想沒著落時往往會投靠鬼神。
杜嬤嬤八方打聽,在遠方的古寺求回一尊送子觀音。
那寺里的主持說孕婦每日對著觀音像叩拜一百次就能順利生下貴子。
杜嬤嬤迷信心誠則靈,馮如月急中失智,聽信了她的鼓吹,在寢殿內秘密設立一座神龕,每天堅持拜那觀音像,每次都累個大汗淋漓,氣喘吁吁。
懷孕初期本不易過度運動,她底子又弱,折騰半個月便傷了胎氣,將一樁喜事變成悲劇。
許太后聞訊大怒,命人捉拿杜嬤嬤,要按巫蠱罪將其凌遲處死。
時值正月不宜殺伐,于是留待下月行刑。
朱昀曦聽說前情,深怨杜嬤嬤愚昧,想不通馮如月那樣的聰明人怎會受一個目不識丁的老嫗教唆。
心煩意亂之際,門外忽起騷動,他命云杉去查看。
云杉七慌八亂地跑回來,急嚷“殿下,太子妃娘娘來了。”
朱昀曦昨天去看馮如月,她病懨懨地說話都費勁。御醫強調一定要臥床休息,他也叮囑她好生靜養,聽說她帶病跑出來,頓時不淡定了,大步趕出門去。
只見馮如月正不顧宮人們勸阻跌跌撞撞跑來。
向來儀容嚴謹的女人此刻發如蓬草,面色灰敗,大冷的天只穿一件貼身小襖,一條皺綢撒腿褲,鞋子也跑丟了一支,像逃避妖魔追堵似的奔至階下,上臺階時趔趄撲倒,爬在地上向丈夫慘哭呼救。
“求殿下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