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理解馮如月為何拼死保護杜嬤嬤,替她向朱昀曦做了分剖。
朱昀曦天性溫和,身邊也有陳維遠等情同親友的仆從,聽了柳竹秋的話就能設身處地體量妻子的感受了。
苦惱道“杜嬤嬤犯的是十惡不赦之罪,太后親下懿旨處死,我也無可奈何啊。”
他握住柳竹秋的手想借助她的智力解危救困。
柳竹秋說“這個月還剩七天,臣女有一計或可一試,但須讓殿下破費些錢財。”
對朱昀曦來說錢財是真正的身外物,當即預支她一萬兩銀子,但凡能撈出杜嬤嬤一條命,多少錢都不在話下。
柳竹秋不能耽擱,連夜去找孫榮求助,請他派一幫可靠的手下,悄悄在城內各處的墻壁和石階的縫隙里填入泡過糖水的黃豆粉。
這些濕潤含糖的黃豆粉在寒冷的天氣也會迅速發酵長霉,不到兩天爬出厚厚的白毛,被很多百姓誤認做地衣。
相傳地衣是重大天災發生前的兆示,人們以訛傳訛,鬧得城內惶惶不安。
慶德帝接到特務奏報,很重視這一輿情。
他迷信道教,馬上召見最親信的方士黃羽,請他就此事扶乩問神。
黃羽讓一名弟子做副鸞,帶著唱生、記生開始念咒降神。不一會兒握住乩筆在沙盤上寫寫畫畫,由唱生逐字唱出,再由記生整理記錄下來。
降神者自稱“上元靈感真人”,傳下一組卜辭“黃河春來決西口,黿濤咆哮泛山東。南北斷絕無糧草,村莊漸稀人漸少。都城內外倚僵尸,原野上下填餓殍。天生怨氣地生劫,凡夫難逃此禍殃。欲救眾生于危亡,速赦罪囚免殺伐。”
慶德帝見這“真人”說黃河將在開春時泛濫成災,導致嚴重的大、饑、荒,頓時緊張,問黃羽有何法可以破解。
黃羽說“這上元靈感真仙已奉上解厄之法,陛下無須憂慮,盡快赦免最近京中的死囚,勿在春天執行死刑,即可防止災患發生。”
慶德帝深信不疑,當日傳旨赦免死刑犯,禁止全國府縣在今春動用刑訊,避免傷殘人命。
杜嬤嬤也在遇赦名單內,她死里逃生,還當神佛聽到了她日以繼夜的禱告,殊不知救她的人是柳竹秋。
那日柳竹秋見過孫榮,又趕去孟亭元家,拜托他幫忙賄賂黃羽。
杜嬤嬤開罪了天家,只能依靠鬼神之力搭救她,實行這一計劃又非得由皇帝最寵信的方士出面不可。
孟亭元和黃羽有些交情,黃羽也愿意賣首輔面子,收下五千兩銀子,配合他們裝神弄鬼,順利將杜嬤嬤從刀口上救了下來。
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杜嬤嬤罪狀太重,被改判流放遼東。馮如月悄悄送了她很多盤纏,恨主仆今生再無相見之期,這生離的悲痛一點不亞于死別。
她身體傷殘,失去最信賴的仆從,已是心灰意冷,更兼不愿拖累朱昀曦,就此自暴自棄起來。
冷了不添衣,餓了不吃飯,暗暗作踐身子,病情日夜嚴重,御醫都束手無策,見太子妃內憂外感,怕是不壽之征。
朱昀曦焦急,每天去探望妻子,馮如月總是裝睡不理,像要故意當著他的面一點點磨死自己。
這天他再也忍不住了,親自接過玉竹手里的藥碗,屏退奴婢們,走入帳中坐在床邊,朝那堅持背對他的女人俯身低語。
“愛妃真要棄孤而去嗎”
馮如月嫁人后一心系在丈夫身上,怎能輕易割舍聽了這話淚濕的枕頭上登時滴落新淚。
朱昀曦又說“記得去年夏天孤在書房讀屈原的九歌,卿在一旁為孤執扇,中途忽然潸然淚下。孤問卿何事傷懷,卿良久方說悲莫悲兮生別離一句太過慘傷,不忍聽夫君當面吟誦,現在怎么忍心主動與孤訣別呢”
馮如月的抵抗碎做散沙,伏枕痛哭不止。
朱昀曦抱起她,讓她將頭枕在自己腿上,她乖乖順從,凄楚啼泣“臣妾愧對殿下,如今已不復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