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福愣了愣“應該是先有百姓吧。”
“那沒有百姓擁護,誰又能做皇帝呢上古時代的君王,比如堯舜,都是因能力德行出眾被百姓推選出來的,職責是任用賢才、指導勞作、治理水土、保衛疆域。那時百姓的地位并不比君王低賤。到了后世家天下興起,變禪讓為世襲,君臣百姓才漸漸分出尊卑貴賤,且懸殊越來越大。位高者昏庸無能也能終生錦衣玉食,位卑者日夜勞作卻饑寒交迫,你不覺得這樣太不公平”
這些思想早已萌芽于柳竹秋心底,在亂世漂泊的歲月里迅速成長。
白天面對那些跪謝她的父老,她深感羞愧,真想大聲疾呼“你們用血汗養活朝廷官員,盡心為民是官員之本分,所以你們不該感謝我,而是該指責朝廷以前為什么對你們置之不理,為什么沒有一個官員站出來為你們主持公道”
若果真出口,她鐵定會被彈劾并受到皇帝嚴懲。
依照君主專、制思想,老百姓活著就算享受皇恩了,妄想與官僚貴族平起平坐就是顛倒尊卑,篡逆謀反,休想存活于世。
她嘗試體會百姓們的感受,立刻像被埋進土里一樣窒息,沒有絕對的麻木是適應不了那種生活的,可她想讓他們覺醒,再不然也該幫他們保留做人的尊嚴。
這項事業需要強大的力量,她此時還力不從心。
抄家進行到第五天,慶德帝的圣旨到了。
他接到阿努金將犯邊的軍情,也覺得臨陣換將不利防務,忙派使者趕來撤回對顏唯聰的逮捕令。
圣旨是下給羅東生的,使者沒到大同府已聽路人傳言
羅東生畏罪拒捕,被欽差溫霄寒格殺抄家,進城后先去質詢葉巡撫。
葉軼倫領使者去見柳竹秋,再一齊觀看榷稅衙門里的罪證。使者始信羅東生不冤,請柳竹秋寫份說明事情的奏疏讓他帶回京城赴命。
柳竹秋向使者詢問太子的近況。
使者說“殿下奉命征討流寇,現正率軍在京師西北各州縣作戰,我走時王師已剿滅武縣和崇禮的寇匪,想必不久即可凱旋。”
柳竹秋欣喜,放心追查羅東生的爪牙,并參與執行大同的防御任務。
阿努金大概知道大同守衛森嚴,只派出五千騎兵進犯大同府東北方向的陽和衛、高山衛,搶劫人口和牲畜,在這一帶的長城隘口進進出出來回滋擾。
感覺敵方有纏斗的架勢,柳竹秋懷疑阿努金另有企圖,讓葉軼倫再遣間諜出關查探。又派人送信給北直隸作戰的太子,提醒他阿努金或許會趁宣府邊軍入關剿匪,調頭侵襲。
她寫信時,朱昀曦正坐鎮懷來縣,以縣城的館驛為帥營處理軍務。
臨近歲末天氣益發酷寒,皚皚飛雪似紙片送來陣陣捷報,經過半月內的大小上數十場戰役,官軍已殺死牛氏兄弟等十余名主要匪首,消滅招降了數萬賊兵。照目前的戰況看完全可以勝利班師了。
然而朱昀曦又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北方,根據這天探子發回的阿努金部的活動情況,他也判斷此人在大同方面的軍事活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標是此刻兵力空虛的宣府鎮。
他命邊軍火速回防,自己留在懷來,想上書慶德帝,再次請旨迎戰阿努金,洗雪多年來被韃靼軍隊擾邊的恥辱。
他出征時慶德帝指派一些官員做參軍,主要任務是保護太子,限制其做危險舉動。
參軍們聽說朱昀曦的打算,認定這位千歲爺頭腦發熱,趕緊拿祖訓壓他。
“皇明祖訓有云后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切記不可。殿下切莫輕國儲之尊,奪將帥之職,深入韃靼人的領地,主動挑起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