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宣府過了個醉生夢死的逍遙年,正月初八這天金海桐率韃靼使團訪問宣府,朱昀曦為她舉行了隆重的接待儀式。
酒宴上金海桐說要向中國朝廷進獻一份厚禮,命人呈上一只漂亮的銅箱子。
朱昀曦讓侍從打開箱蓋,看到里面的事物,人們集體倒吸涼氣。
柳竹秋的席位離箱子很近,只見箱內裝著一顆用鹽腌埋的人頭。
朱昀曦保持鎮定,嚴肅詰問金海桐“夫人,這是什么人”
金海桐笑道“殿下不認得嗎這就是在遼東造反的宦官張欽呀,前些時候他逃到巴爾虎,被我們的人抓住,之后便畏罪自殺。大汗命人割下他的首級,讓我順便帶來送與貴國。”
不久前遼東叛亂已被成功鎮壓,官員奏報反賊頭目張欽潛逃至韃靼國境。
朝廷正想派人去向安臘塔汗商議緝拿和引渡事宜,現在對方主動獻上逃犯人頭,真省去不少麻煩。
朱昀曦帶出來的宮人里有曾與張欽打過交道的,他傳召這些人前來辨認,證實這的確是張欽的首級。
他高興地向金海桐致謝,表示要替她向皇帝請賞。
金海桐笑道“我正想向殿下討要一人”
朱昀曦問是誰。
她公然望著柳竹秋說“上次溫大人率使團到我部做客,幫了我們很多忙。我和可汗都很欣賞她的才干,想吸納這樣的人才協助我們治理草原。希望殿下能做主將她賜給我們。”
柳竹秋暗暗吃驚,朱昀曦心里更是狂風乍起,當即義正詞嚴拒絕。
“溫大人是本國命官,不能去他國為臣,請夫人見諒。”
金海桐泰然進逼“據我所知,溫大人只是散官,尚無正職,來我國效力也無太大妨礙吧。”
朱昀曦急于做否決,倉促地找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她近期立下大功,還朝后即會被授予官職爵位。她不僅得陛下賞識,更是孤王的左膀右臂,孤王斷斷少不得她。天下人才眾多,請夫人另外物色。”
金海桐不再強求,說完場面話笑著看了柳竹秋一眼。
柳竹秋讀懂她的眼神,明白她在用激將法替自己向太子索要功名,心下感激喜悅。
宴席散去,朱昀曦召她相見,向她發表對金海桐的不滿。
“我早知胡虜野蠻彪悍,沒想到他們的首領夫人也這般粗魯無禮。在宴會上獻人頭就不說了,明知你是我的親信還當眾問我要人,這不是故意給我難堪嗎”
柳竹秋料到他會如此,默默看他發泄。
朱昀曦發牢騷時也在悄悄觀察她,見她毫無同仇敵愾的意思,不滿道“你為什么這么冷漠,看我當眾受欺辱你都不生氣”
柳竹秋忙說“臣女當然生氣,可臣女與金夫人接觸過,了解她的人品,她應該不是有心的。”
朱昀曦瞇起眼睛,眼縫里透出懷疑。
“聽說你在韃靼時對金海桐使用美男計,才促使安臘塔汗接受和約。今天那蠻婆厚著臉皮向我要人,傳聞莫非是真的”
他知道柳竹秋魅力大,做溫霄寒時比尋常男子更易吸引女性。連太子妃都曾因一次邂逅就為之傾倒,若成心勾引,只怕能引逗得嫦娥下凡。
而且這女人做事劍出偏鋒,沒準真會為了完成任務演戲。
若果然如此,他雖不至于怪罪她,但郁悶在所難免。
柳竹秋詫異地看著他,進而噴笑。
“殿下真信那些無稽之談”
“我是不愿相信,可那種事你又不是做不出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