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審官被迫草草掠過,提出下一個質疑。
“你做這些事,指使者是誰?”
“天地良心。”
“可有同謀?”
“一起干壞事才叫同謀,小女子信奉道義,從無惡行。”
“那誰是你的幫手?”
“要說幫手,連萬歲爺都該包含在內。”
“大膽!你到了這會兒還敢污蔑圣上!”
“小女子說的都是實話,若非陛下慧眼識人,我怎能那么快建功立業?小女子最幸運之處就是遇到一位不拘泥,無偏見的明君,給了我那么多施展才能的機會。有道是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3。陛下英明睿智,方使我等女輩也能有出頭之日。”
………………
柳竹秋巧言善辯,次次躲過主審官問題里的陷阱,還見縫插針給慶德帝戴高帽,讓人揪不住小辮子。
她做溫霄寒時的經歷人們差不多都了解,得到一通流水賬似的供詞,更像一本功勞簿,若拿這個治罪,倒顯得皇帝和朝廷不厚道。
主審官又從真溫霄寒的死因下手,懷疑他是被柳竹秋殺害的,派人去成都提來溫霄寒的姑父姑母,再派人押柳堯章去陜西挖出溫霄寒尸骨,帶來京城勘驗。
尸骨先到京,仵作驗骨后報稱死者身前無中毒受傷跡象,確系患病而亡,但面目早已腐爛,難以斷定身份。
又過半個月,溫姑媽來了。
這些年她每年都會收到侄兒寄來的豐厚供養,尤其是近兩年,每次都多達上千兩。
她拿著這些錢置地買房,悠閑富足地安度晚年,從沒懷疑北京城里飛黃騰達的溫霄寒另有其人。
那日成都知府派官差來提她上京,她還以為侄子得罪了權貴,遭人陷害,決定親自為他喊冤。及到在公堂見著柳竹秋,她一下子愣眼巴睜。
聽主審官說溫霄寒已于九年前身故,這九年來給她寫信寄錢的侄兒都是柳竹秋冒名頂替的,溫姑媽嚎哭兩聲,當場暈死過去。救醒后一個勁兒哭,任憑官員們逼喝也不肯發一言。
柳竹秋說:“她只是個尋常的老實婦人,大人們莫要嚇壞了她,不如先讓我單獨跟她說幾句。”
主審官應允,叫差役領她們去后堂,派書吏隔著簾子記錄二人的對話。
柳竹秋和溫姑媽面對面站著,看她哭成淚人心中很不忍,指著一旁的凳子用鄉音說道:“姑媽腰不好,坐著說吧。”
她以前通過對方的來信得知,溫姑媽因長期勞作患有嚴重的腰病,一到秋冬便發作,為此還專門叫人請了名醫為其醫治。
溫姑媽收到關心哭得更傷心,擦著淚眼打量她,小心問:“你是柳侍郎家的大小姐?”
柳竹秋點點頭,柳家在成都是遠近聞名的望族,當地人基本都知道。
溫姑媽說:“你小時候我還見過你的,那陣你最愛吃我店里的紅糖糍粑,每天下午你家保姆都抱你來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