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女想為閨閣詔傳,讓人們知道女子也能有成就。世上不會只有一個柳竹秋,那些閨樓繡戶里一定藏著許許多多像我這樣的女子,她們沒有現身是因為缺乏時機。等臣女開了先河,她們就能勇敢地逆流直上了。”
她預測得沒錯,世上真有諸多與她秉性類似的女子,此時在她的感召下正如雨后春筍涌現。
他又想起柳竹秋辭行時他擠兌她的話。
“你此去必須遵守承諾,不得再親近其他男子,不得女扮男裝,讓朕看看沒有男人扶持你能闖出什么名堂。”
事實證明他又輸了,柳竹秋以女子身份游走天下,仍活得風生水起,還實現了為閨閣詔傳的豪言壯語。
仿佛在向他示威,向這世道宣戰。
一個精明的吳姓御史見皇帝聽了若干證據仍猶豫不決,機巧進言:“聽說靖江王非常賞識滎陽君,多次贈送她大量財物,并邀請她去桂林的藩邸做客,支持她在當地辦學。滎陽君還專門寫文章感謝他。”
效果立竿見影,皇帝最忌諱大臣與藩王往來。
朱昀曦聽說那靖江王年方而立,英俊多才,假如柳竹秋與之勾搭生情,用當初輔佐他的心力去輔佐靖江王,保不準會養成大患。
看樣子必須采取行動了。
次日朝會上,他命大臣們討論柳竹秋的不法行徑,面對守舊派的指責,朝臣里的開明派紛紛為柳竹秋仗義辯護。
何玿微最為積極,向朱昀曦申辯:“滎陽君之學求真務實,洞見古今,之行扶弱濟困,利國利民,剛才那幾位大臣明顯有歪曲中傷之意,請陛下切莫聽信小人讒言。”
兩派在朝堂上爭論不休,借對柳竹秋的看法間接展示各自相左的政見。
朱昀曦不堪其擾,提前宣布散朝。
何玿微不滿那位彈劾柳竹秋私通外藩的吳御史,在殿外追上他繼續理論。
吳御史語塞詞窮,竟當眾質疑他與柳竹秋的關系。
“聽說何大人入仕前便與滎陽君往來親密,其中莫非有不可告人的私情,故令足下如此維護她?”
何玿微大怒,照他狗嘴上猛捶一拳。
他勇力不壓武夫,那吳御史是個十足的弱書生,只這一拳便牙齒崩落暈死過去。
他相好的同僚見狀,不依不饒拽住何玿微,要他去皇帝跟前辯理。
何玿微怒極,又和這些人起了沖突。
他也有一幫同道,也陸續跑來援助扎場。
兩派人延續朝會上的敵意,罵戰隨即升級為群毆,就在皇極殿前的廣場上演起摔跤大賽,打落烏紗,撕破官袍,扯斷玉帶,踢落皂靴,直到錦衣衛出面制止,涉事的四十幾個官兒都掛了彩,還有幾個倒地昏迷的。
朱昀曦聞奏惱怒,下旨將參與毆斗的官員全部押到宣治門外杖責五十,何玿微和吳御史各自罰俸一年。
他沒想到此事還引出了啼笑皆非的后續。
三天后吳御史坐轎子出門,被一勁裝結束的婦人騎馬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