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春梨早產,柳竹秋在宮里多待了五天,確認母子倆無恙后再向朱昀曦請辭。
朱昀曦不便親自送行,在她離宮前夜悄悄去探望,抱著剛吃完奶的孩子愛不釋手哄著,叮囑柳竹秋遵守約定,每個月至少帶他進宮一次,讓父子能夠相聚,又問:“這孩子是跟你姓吧,你打算給他起什么名兒?”
陳尚志是以贅婿身份和柳竹秋成親的,子女都隨母姓。
柳竹秋看他比自己更疼孩子,大方道:“陛下若愿意,就請賜他一個名字吧。”
朱昀曦不敢相信,聽她補充:“由陛下賜名是他的榮幸,臣女家的小輩是玉字輩的,都是單字名。”,方才驚喜感激地笑了。
他望著孩子深思熟慮良久,說:“就叫他‘柳瑜’吧,《禮記·聘義》上說‘瑕不掩瑜’。你日后可別對他太嚴苛,縱有些小缺點也不要追究。”
秋雨徹夜不絕,次日早晨仍滴滴霏霏下個不停。
柳竹秋乘車在宮廷侍衛護送下返回滎陽府。
乾清宮焚毀,朱昀曦考慮到重建耗資巨大,且紫禁城被外臣勢力嚴重滲透,皇室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決定帶嬪妃子女們遷居西苑。
柳竹秋授命秘密協助他處理政務,今后會頻繁出入禁苑,身邊這五百龍禁衛將是她的專屬衛隊。
來到住地所在的街口,前導校尉來報:“陳儀賓1在前面等您。”
柳竹秋忙叫停車馬,下車與丈夫相見。
陳尚志已撐傘跑來,柳竹秋見他白臉凍得發青,想是在風雨中站立多時,心疼薄責:“你出來也不穿厚點,著涼怎么辦?”
邊說邊解下自己的斗篷為他披上。
陳尚志不便當眾做親昵舉動,紅著眼眶笑得一臉委屈。
“我還以為你不會回來了。”
柳竹秋離開的這一個月,他每日牽腸掛肚,患得患失,以為她和皇帝舊情復燃。見她產期過后仍不歸家,這猜測更確鑿了。
心想她肚子里的孩子本是朱昀曦的,在宮里誕生便可順理成章成為皇子,縱使柳竹秋不情愿,念著孩子多半也會妥協。
柳竹秋在宮里事務繁忙,只派人給陳尚志帶過幾次口信,這會兒頗為自責。丈夫信任她是一回事,仗著他的信任粗枝大葉忽略他的感受就是她不對了。
她不怕眾人笑話,伸手摸摸他的臉。
“別說傻話,你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我怎么可能不回來?”
說罷轉頭呼喚乳娘抱來兒子。
瞧見粉團般的小家伙陳尚志欣喜萬分,將傘遞給隨從,小心翼翼接過孩子。
柳竹秋說:“陛下給起了名兒,叫柳瑜。”
陳尚志領會含義:“瑕不掩瑜,真是個好名字。希望他將來能人如其名,瀟灑快樂地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