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昀曦感嘆:“‘皇華使者承天敕,宣布綸音往夷域。鯨舟吼浪泛滄溟,遠涉洪濤渺無極。4’,我幼時讀這首詩時也對鄭和下西洋這段歷史心向往之,你去準備吧,將來送瓔兒去那里親眼瞧一瞧書中的景象。”
柳瓔歡欣鼓舞,衷心拜謝圣恩。
聽她稱自己“父皇”,朱昀曦欣然,感激地看一眼柳竹秋,多虧她,他才沒失去這個聰明乖巧的女兒。
這時春梨帶著太子尚坤、柳瑜來了。
柳瑜見到母親姐姐非常高興,拜過皇帝后向柳竹秋拜禮。
尚坤也以學生之禮拜見柳竹秋。
他從會說話起就被父皇母后耳提面命,必須尊重師長,對柳竹秋極為恭敬。行禮后舉起手中的野菜問:“先生看這是什么草?”
柳竹秋看后說:“這是車前草,又名‘芣苢’,《詩經.周南》里說的‘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就是指它。”
柳瑜在一旁取笑:“我就說這是‘芣苢’,殿下偏不信。”
尚坤聞言羞惱,大聲斥責柳瑜:“孤是太子,你得稱‘臣’!”
別人還未怎樣,朱昀曦先慍怒呵斥太子:“朕常教導你居上不驕,你怎敢當著父母師長濫發淫威?還不跪下!”
尚坤悚懼,跪地哇哇大哭。
朱昀曦看不下去,命侍從領他下去。柳瑜主動哄勸尚坤:“殿下,臣陪你去練字吧。”
他知道皇帝要求太子勤學,想以此替尚坤解圍。
柳瓔機靈地上前牽了尚坤的手,晃著手里的小冊子誘哄:“這書里有很多新奇好玩的東西,我來講給殿下聽吧。”
春梨也叫尚坤跟柳瓔姐弟去玩,三個孩子手拉手走開了。
柳竹秋勸說朱昀曦:“請陛下別再當著太子袒護柳瑜了,君臣有別,您這樣反會害了他。”
她知道朱昀曦讓柳瑜做太子的伴讀是想讓兩個孩子從小親近,可他偏愛柳瑜太明顯,已令尚坤介意,日后恐對柳家人生厭。
朱昀曦郁悶嘆氣,他心里仍認為柳瑜是最理想的繼承人,這孩子長得最像他,天賦品性又隨柳竹秋,長大后定然完美無缺。
反觀尚坤,不夠聰明不夠標致,還一股小家子氣,非仁君之像。
好在他有先見之明,這七年又和春梨生下兩個兒子,否則真不能安心閉眼。
他讓柳竹秋坐下聊天,國事已不需操心了,談的都是家長里短。
“你父親還好嗎?”
“好,他年紀越大身體反倒比早年硬朗了,現在家里設塾教書,招了幾個小學生,微臣幾個侄兒也由他親自教導,大侄子去年已考中秀才了。”
“你家里人讀書的本事是沒話說的,叫老柳嚴格規范孫兒們的德性,可別再學他們的父親有才無德了。”
“是,微臣已寫信規勸,家父這方面管得最嚴,讓侄子們都搬去他身邊住,以便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