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人已經伸著脖子看了好半天了,茫然震驚,“第三排第三個,是李思博,他前幾日就說要回鄉了!”
關鍵不是回鄉,而是李思博雖有才學,但要說他能抗到九十題,與賀汀洲、潁川才子馮何韻比肩,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天佑我大成!”
如此盛況,非但學子們激動亢奮,便是判官,以及三樓里各書院山長、課教老師、觀看課試的官員都忍不住掀了簾子,立在窗邊觀看,或者索性直接下了一樓,查看學子們答題的竹簡,議論紛紛。
第九十七題:
問: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
外圍學子們面面相覷,片刻后見謝邈,甄治,鄭文斌、瞿澤起身,朝三樓師長們的方向拱手,收拾東西離席,坐席上有十五人,頭也不抬,只顧疾書,眾人不由驚呼。
判官唱計成績,“謝邈、甄治,鄭文斌、翟澤,得十七籌!”
答: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出處,內經。
“竟然是醫典!”
已有不少人猜測那十五名不見經傳的學子是陛下喉舌,“你想想,這十五人里年過三十的也有,如果當真這么博學多識,這之前怎么可能籍籍無名!”
立刻便有人反駁,“你說這些題都是陛下答的,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又有人面色通紅,神情激動,“但如果是真的,該是多出色!反正我從第六十開始就已經答不出了!看,馮何韻、孟康、申子真,公孫里搖頭離席了!陳伯寅也離席了!”
“都別吵了,都安靜,最后兩題來了!”
又有人忍不住輕聲說,“如果答對,那就是滿籌,太學自開文武試以來,從未有過滿籌,看樣子第一考滿籌要誕生了。”
成千上萬的學子都屏住了呼吸,最后兩題是一并抽的,陸子明宴歸懷已激動到失語,到這里,答得出答不出都沒關系了。
崔漾緩緩說了答案,“凡五谷種子,浥郁則不生,生者,亦尋死。力,重之謂下,舉重奮也。”
兩題涉及一是農書,一是工學,場坪上無人可應答。
司禮唱喏了答案,聲音激動響亮,“滿籌二十!”
文和苑都是歡呼喝彩,史名遠、李思博、常宏等十五人從萬人眾里一步步聚集到此,手上皆是慌忙刀刻竹片帶來的刮傷,但心中皆是敬服欽佩,史名遠手臂都有些微顫抖,胸腔里層層疊疊的敬佩幾乎到了叫他畏懼的地步。
十五人對視一眼,都能看見對方眼里的欽敬和羞愧,為他們先前的淺薄無知,武不消說,文識博學至此,只怕其余五課皆是胸有成竹,今歲之后,道一句文韜武略,誰人敢再質疑。
十五人整理好衣袖,起身,對著文和苑三樓左側太學師舍的方向躬身敬拜,雖未有言語,但行的乃是君臣大禮,傳遞的信息已不言而喻。
坪場上先是一靜,旋即爆發出了雷聲落地的驚呼聲,“天啊!竟當真是陛下!”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埃、夜色闌珊寶寶投喂的營養液,感謝寶寶們的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