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粗看去便有六百人之多,其中一半以上都身負武功,上岸后無不是哈哈大笑,舒爽開懷。
元呺耐心地等著,到洛鐵衣傳令說弓箭手悉數到位,便暴喝了一聲,“放箭!”
山林里群鳥盤飛,禁軍在前,弓箭手三人一組,輕弩長弓掩護,密密麻麻射出箭雨掩護,重弩三人一組,頃刻叫那六百人折戟三百。
戚高歌勃然色變,“有埋伏!大家快逃!”
元呺冷笑,為避免人多被察覺,弓箭手都是相隔兩里一營,一旦收到信令,便悉數往山上趕,弓箭數萬矢,管夠,任你再是武功高手,也叫你逃不出這箭雨,死于萬箭穿心。
“有埋伏——你們怎么知道我們會在此劫糧——”
洛鐵衣上前揮出一掌,戚高歌頃刻斃命,余下頑抗的人也悉數死于亂箭之下。
到最后一人倒下時,崖頂的曠地上已成了箭簍,申興奔過來稟告,“檢查過了,一個活口不留,下面的船只也收回來了,叫船工駛回應縣碼頭。”
元呺示意弓箭手們上前,回收箭矢,洛鐵衣上前,帶著暗衛一一搜查過,翻出了六卷武功秘籍,包起來交于一名暗衛手里,叫他連同信報一起送回洛陽府。
兩側山谷共殲滅八百人,除了六袋掉進江中融化了的食鹽,余下糧食都在,元呺未敢放松心神,三百禁軍輪流在山里巡邏,守護堆成山的糧草,又讓人伐木清道,為運送糧食下山做準備。
徐令、陳方趕到山上時,望著糧山震驚不已,頃刻便跪在地上,叩謝圣恩。
徐令見陳方吃驚又似乎不太吃驚的樣子,心下不由一愣,問道,“將軍早先便知曉了么?”
陳方看那劫糧的囂張狂徒盡數伏誅,哈哈哈大笑,心下又不免惋惜,本都是有才有能有膽有魄之人,奈何是非不分要做賊。
他身為武將,卻也粗中有細,知曉君臣相處,最忌臣與臣間親疏不均,尤其他還是麒麟軍老將,徐令則是前朝舊臣。
陳方朝徐令拱手道,“前幾日將軍可有收到陛下的錦囊。”
徐令應聲稱是,自懷中的納袋里拿出錦囊,打開看,里面半片明黃上御筆清正:
護君糧草,除將軍后顧之憂,諾至。
出征前他確實與陛下商議過糧草運送的事,陛下叫他放心打,六日前信兵送了錦囊來,他一直妥帖收藏,并未打開過。
陳方摸了摸后腦勺,把自己的錦囊給了徐將軍,上書:
既已看,知之做不知,一切照常。
徐將軍秉性端正,說了見到元呺再看,必定就是見了元呺再看,而他陳方性格粗放,好奇心重,所以忍了一日兩日,第三日終于忍不住打開了錦囊。
但他打定主意要護好糧草,不麻煩陛下操心,一路上絲毫沒有放松警惕,萬萬沒料到劫匪早先知道了他更改卸糧碼頭的消息,更沒有料到劫匪截獲船只后不是往后退,而是繼續往壺口前行。
更絕對料不到這些劫匪竟能將糧食從江上弄到崖頂,還是這么多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