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莊稼收割完畢,農家人開始閑下來。
寒冷的冬季對農家人來說,最為清閑,可以睡懶覺,也可以在大白天看電視、打撲克。這段時間對他們來說,如同上班族的雙休日。農忙季節農家人是沒有星期天的,每天忙碌,冬天他們才集中休息。可是,農家人不喜歡閑著沒事做,因此,漫長的冬季并不會討得他們歡心。
午后,馮家偉躺在床上看《三國演義》。其實這本書他已看過許多遍,可一有空還是翻看。他從不用書簽,隨手一翻,翻到哪兒就看哪兒,看到哪兒就算哪兒。盡管如此,每次他都能看得著迷。在他看來,這似乎是一本永遠都讀不完的書。
風很大,門“咣”地響了一下。馮家偉合上書,透過臟兮兮的玻璃窗,看見母親拎著一個包裹急匆匆地走進來。
今天上午,馮母去馮家偉的姐姐馮娟家了。馮娟嫁到鄰村,距離不是很遠。天冷,馮母步行去的。
馮母還沒進屋,就大聲喊:“家偉,你的工作有著落了!”
一定是母親帶回好消息,馮家偉來不及穿棉襖就跑出來。
母子來到屋里,馮母喝口白開水,喘息片刻才說:“你表舅那里有消息了,他正好缺一個管賬的,聽說你大學畢業還沒工作,想讓你去。你表舅還說,想干那份差使的人多得數不過來,他讓你去,因為自家人用著放心。管錢,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馮家偉往火爐里加炭,問道:“表舅說工資的事了嗎?一個月多少錢?”
馮母睨視他一眼,說:“讓你去管錢,還能少了你的工資?你表舅心地好著呢,虧待不了你。他還說盼你早點去上班。要不,你準備一下,明天就去上班,怎么樣?”
自從進入冬季,馮父和馮母天天待在家里,沒日沒夜地嘮叨,這個家早讓馮家偉厭煩透了,恨不得早點離開這里。因此,他毫不猶豫地應下來。
見馮家偉爽快答應了,馮母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馮家偉的表舅是一家飼料加工企業的老板。公司有百十號人,陳鳴鶴的公司才二十來個人。再說,去表舅的公司上班,不會涉及“面子”問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表舅以前是公務員,在政府部門工作,大學畢業后分配到機關。前些年,社會上刮起強勁的“下海風”,表舅頭腦一熱便辭掉工作,一頭扎進商海里。
表舅剛下海那陣兒,親戚朋友都埋怨他不該草率地把手上的金飯碗丟掉。馮家偉記得,為表舅的事,母親往表舅那里跑了若干趟,勸他回機關上班。
表舅是個有主見的人,豈是馮母能說得動的?每次回來,馮母都唉聲嘆氣地說:“原本指望表哥日后能混出點兒名堂,等家偉大了,也能沾一點兒光。誰曾想他居然把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工作辭掉了,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事實證明,表舅當初的決定是對的。現在,表舅的公司在北陽區小有名氣,很有發展前景。可是,時至今日,馮母仍然說:“表哥當年若不辭掉工作下海經商,說不定現在已經當上副區長了。若是這樣,家偉的工作也不用犯愁了。”
馮家偉暗自納悶,也不知母親怎么想的。現在表舅公司的總資產有幾千萬元,難道還抵不上一個副區長?要知道,那時公務員月工資才幾百元錢。
大概是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有些人對經商的確存在一些偏見。一個人錢掙得再多,在他們看來,也不過是下九流。只有那些當官的人,才值得敬畏。
------------------------------------------------------------------------------------------------------------------------------------
孫健,作家,山東廣饒人。已出版長篇小說《同學會》《公考》《假如讓愛多等一天》《一起走過那年的雨季》等。《同學會》曾獲黃河口文藝獎,黃河口文化之星。短篇作品見于《小說月刊》《青年博覽》《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最文摘》《新民晚報》《博愛》等多家期刊。作品曾入選《名家微型小說精品》《中學生成長經典書系》《中國微型小說百年經典》等。
新浪微博:@zj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