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鍵最終把思路放在了作品的布局構思上。
他并不試圖去猜測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只是想從譜面上直觀的的感受作曲家的想法。
廖林君的提示是關于童真與好奇心,并帶著羅丹的觀點,生活里不缺少美,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這一點秦鍵是贊同的,一直以來的練習過程中他也常做此種心理暗示。
但是當他坐在玻璃琴房中對著鋼琴,透過玻璃窗外看到喧囂的大街上來來回回的人往車流。
在都市絢爛的霓虹下。
他才漸漸意識到,一百年前羅丹的話放到今天,似乎已經不合適了。
見過9012,秦鍵見過更浮躁的城市。
誠然,生活里永遠不會缺少美,但是對于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大家缺少的是發現美的時間。
“如何在兩分鐘的音樂時間內讓聽眾短暫的放下焦慮”
這是秦鍵的構想。
何靜說蒙波的日記里總是寫滿了古怪的短語,他最大的愛好是用左手和右手下跳棋。
這種性格在他的樂譜間的確隨處可見。
秦鍵需要做的是,將這樣的樂譜完成。
呈現。
短暫的嘈雜音程結束。
舞臺上的少年原本直挺挺的身體微微的彎曲了一點,雙手間輕快的跑動了起來。
旋律突然變了,并沒有按照大多數耳朵的聽覺習慣發展。
而是回歸了恬靜。
悠緩飄蕩與之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盡管還是頻頻出現一些聽覺上的不和諧,但已經呈現出了一種另類的舒適感。
“自由”
在無調性的音樂中,演奏者并不需要一味的處理矛盾的和聲語匯,就像生活中遇到努力卻沒有辦法根本解決的問題,只會形成一種障礙。
漸漸的。
整個大廳都進入了一種松弛的狀態,再沒有嚴密的音樂邏輯,也無需耳朵和神經在做期待。
在這里,隨意走神間都可以聽到雨后泥濘中的青蛙呱鳴,或是秋風掃過麥田的沙沙響
一切都在想象力中。
甚至打個盹。
后臺,30號休息間的門打開了。
更隨著耳邊的音樂,黑色禮服少年通過門廊緩步到了公共區域。
大熒幕前的選手們不自覺的讓開了位置。
不過他并沒有注意到,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舞臺上的演奏者身上。
心頭泛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他是怎么做到的”
秦鍵越彈越輕松,十指下憑空而來的旋律,隨即乘風而去。
不需刻意隱藏。
這里沒有秘密。
瀟灑流暢,不見樂句清晰的勾勒排比。
拋開了嚴肅音樂的繁雜的壞毛病
越來越多的聽眾已經適應了這種像是隨意即興的東西。
甚至在無規則的音樂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氣口。
然而,并不是每一雙耳朵都愿意接受這種感覺。。
“這完全是在和音樂作對”
一名來自d國的評委此刻正毫不猶豫的拿起筆在眼前的打分表上劃下了一個極低的分數,85。
但這并不能阻擋音樂的序列已經進入到了尾聲。
“噹滴”
最開始的音樂主題再次冒了出來。
高低不一的左右手對話再現。
這一次,秦鍵巧妙的利用雙手做了節奏重音懸置。
右手在大跳中劃過一組極強的琶音后,換左手一長一短的在原位按了起來。
對比開頭的引子段落的強弱感覺正好相反。
生機感再現,就在所有人以為音樂又要延續刺耳的覆轍時
秦鍵突然左手一收,只留下了右手,和右腳踏板。
“完美”
嘀咕著,腳踩踏板的瞬間,用右手食指輕輕的滑過高音區的最后一個音。
叮
伴隨著最后一個高音回蕩在整個舞臺上空
屬于聽眾的兩分鐘。
就此結束。
只是下一秒。
秦鍵的表情卻突然凝固了。
“發現記憶藥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