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華心中一凜。上一次,皇帝改革也是在進行了塞上省的戰爭后,把北蠻趕出塞上省,獲得大勝,接著就開始進行了一輪改革。那一次的改革,皇帝把歷朝歷代延續下來的,有官職就不用繳納商稅,還有,有功名就不用繳納田稅這個制度給修改了。所有人都要繳納商稅,哪怕是皇家的作坊。
還有,有功名的人,按照功名高低,給予一定的免稅田。比如說朝廷正一品就免除兩千畝的田稅。以此類推,到了下九品就免五十畝。進士免除兩百畝,以此類推,秀才才二十畝的免稅。這使得當時勛貴文人都鬧起來。可是,因為皇帝剛剛打了勝仗,趕走了北蠻,聲勢正旺,凌太后,喬皇后聯絡幾家頂級門第順從皇帝,使得皇帝頂住了壓力,推行了下去,這才使得國庫日漸豐盈起來。
這一次對西域的戰爭,拓地過五千里,滅國上百,功勞巨大,那想來,皇帝要推行的改革應該更加劇烈才是。
果然,皇帝說“每個朝代,剛剛開始的時候,總是興旺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兼并現象日漸嚴重,最后豪門貴族把持大量土地,百姓窮無立錐之地,遇上一點災害,一個處理不當,就會發生農民起義,最后,把王朝推翻,重新來過。所以,對于一個王朝來說,土地兼并是比貪官,比冗官,比腐敗,比國庫空蕩,軍備廢弛還要可怕的事情。”
“朕想推行的改革就是,以后,一家只能最多擁有千畝土地,超出部分,朝廷就要征收五成的賦稅。超出萬畝的,超出部分就要征收八成的賦稅。”
何英華一驚。超出千畝就要征收五成的賦稅,那這地主們還有什么利潤再怎么苛刻佃戶,也要給一點收成啊,哪怕是兩成,哪怕是三成,要讓佃戶們餓不死。否則誰去給地主種地去掉朝廷征收的,去掉佃戶的,地主只有兩成到三成的利潤,誰還愿意啊那土地還有什么價值超出萬畝的更加可怕,征收八成,那直接不用種地了。誰種地,不但沒有一分錢收入,還要倒貼錢,誰傻啊
可是,土地的收入是世家貴族們重要的收入,把他們的錢袋子打掉,誰愿意啊
別的不說,何英華自己在京城就有上千畝的地,蘇城也有超過兩千畝的地,西北更加厲害,這些年,她可是買下不少土地,怎么都有超過五萬畝。這鍘刀也砍在她頭上了。
皇帝說“當然了,朕也不是不給他們留下一點生路。他們可以分家。比如說一個家族如果手里有三萬畝的土地,他們可以給嫡長房留下最好的一千畝。余下的分到各個房頭。大戶人家人口多,以前一直不分家,這一回正好分家下來,一家分一千畝,幾個房頭下來就分完了。還有多余的再拿出來賣掉。”
何英華不吭聲。每個家族都講究強干弱枝,嫡長分得家產的七成,其余嫡次子分兩成,庶子們瓜分剩下的一成。這樣才能保證財富集中,才能辦成大事,才能讓家族保持強盛。皇帝這一招,可是讓大家族都變成一個個的小家,還怎么辦大事,還怎么讓家族有凝聚力,保持強盛
突然間,何英華心中一動,她明白了,皇帝就是要讓大家變成小家,這樣皇權才能突出,這樣皇帝的權勢才能更加大,王朝才能更加安穩。
皇帝接著說“除了這一點,朕還劃分了區域,在中原,江南一帶才實行這個規定,在邊疆,在西北,只要大家有錢,買多少土地都可以。英華你手里有幾萬畝土地在西北不用怕,不在這個規定內。”
何英華一下子就明白了“皇上是想讓貴族們,把中原江南人口密集地區的土地賣掉,分掉,得到的錢都投資到西北,邊疆去”
皇帝哈哈大笑“那些腐儒們,都沒有你聰明。你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真不愧是朕的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