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領著叔叔在村子轉轉啊,”唐夢飛在院子里正在錄教程。
“對,我領我爸轉轉,飛哥你忙著。”
老陳同志還想上前去和唐夢飛聊聊,雖然他昨天最關注的就是地里的莊稼,但是采訪他也看了,小伙子確實不錯,不知道有沒有女朋友。
陳田田拽著她爸出了家門,一路上給他介紹村里的情況。托前幾天楊家村大陸跑環的福,現在她已經非常熟悉全村的地形,以及每家特產是什么。
陳爸看著侃侃而談的陳田田,心里別提多驕傲了。他就是從村里走出來的,現在看著孩子回歸田園,有一種傳承的力量。
就是他們這地種的實在是太差了。
不需要任何鋪墊,來到地里陳爸就開始干活,陳田田跟在她家老陳同志的屁股后面打醬油。
從小到大,他們家都是嚴母慈父模式,無論家里的大事小事,老陳都擋在前面,說的少做的多,待人真誠熱情。也是因為這樣,身邊才聚集了一堆好兄弟,幫著他把水泥廠做起來。別看陳爸在外做生意,陳媽才是家里的一把手,大事小事都是陳媽說了算,從小對陳田田也特別嚴格。也就是她上了大學之后,家里養了陳大壯,她媽才變了樣子,陳田田有時候還會有點羨慕陳大壯。
土坯房的楊導聽到陳田田跟拍攝像傳來的消息,也是哭笑不得。他們節目何德何能,讓金主爸爸來了之后竟然位子都沒坐熱,就跑去地里干活。
不禁感慨,感謝陳爸,也感謝他哥能找到這么好的投資商。
楊導和唐夢飛的經歷有點像,甚至他的基本牌還不如唐夢飛。唐夢飛好歹是科班出身,學校是業內標桿,明星校友遍布娛樂圈。
他呢,農大新聞系,不知道還以為專門來寫農業報道的。畢業之后在電視臺、制作公司都打拼過,熟悉了各個工種的實操,工作能力沒得說。
工作了幾年,他一直想制作一檔他心里的綜藝節目,也就是山村小生活雛形。
直到他把構想向上提報,沒有任何人贊同。在這個唯流量論、倡導速食文化的時代,他的想法太不切實際了。
后來有人給他遞話,如果愿意把模式調整為邀請頭部藝人、短周期錄制,就愿意給他投資。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楊導想了又想,大牌藝人他當然想要,但是如果還是拍市面上這種一次拍三四天,剪出好幾期,全靠劇本的模式,和他心里想做的內容背道而馳。無論別人怎么想,反正他沒辦法說服自己。
比唐夢飛幸運的是,他有個好哥哥。他哥做戶外廣告出身,目前有一家小型廣告公司,逐漸積累了一批客戶,陳田田她爸的水泥廠就是其中之一。
他永遠忘不了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哥激動地給他打電話,說他這個項目的資金搞定了,讓他可以籌備立項了。
后來才知道,陳田田她爸以為他哥有特殊渠道,能讓他們陳氏水泥加入國家品牌計劃才來投資。結果巧就巧在,他們的項目名就叫打造新時代山村品牌計劃首檔真實體驗真人秀山村小生活。
陰差陽錯下,陳爸半是投資半是贊助做了山村小生活的冠名商。
雖然陳爸來投資非他認定他的才華,楊導還是暗下決心,一定要把節目做好。對得起陳爸的血汗錢,也要讓業界看見,速食文化全是劇本的真人秀根本不叫慢綜藝,只有真正地付出時間、精力,才能打磨出令人動容的好內容。
這邊陳爸干的是頭也不抬,攝像小哥感慨不愧是父女,和陳田田第一天來插秧的時候一摸一樣,遺傳基因太強大了。
看著她家老陳同志熟練的摘出各種雜草,陳田田想不通這是怎么分辨出來的。
“爸,你怎么這么快就能分出來,我們每次都要拿著雜草一個個對比”
“還用分這不一看就看出來了。”陳爸有點小驕傲。
看出來這倆長的不是一樣的嗎
“這哪里有差別,分明是一樣的”
“這怎么能一樣呢,你看這葉子,一看就比水稻細。”老陳覺得自己家閨女能考上研究生,說明孩子挺聰明的,怎么眼神這么不好使,他和他老婆眼神都挺好的啊,到底遺傳的誰呢。
陳田田放棄了,她爸說什么就是什么吧,有些事注定要講究天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