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了四天四夜后,終于輸出了節目的前兩期正片。
這兩期正片可以說凝聚了楊導所有的心血,這幾天干脆就住在了后期,對著場記一個個找想要的內容。拷貝的進度條終于走到了100,接下來節目的成敗就在這個硬盤里了。
為了接下來的硬仗,楊導決定先回家睡個整覺,刮刮胡子,找出來當年臺里開表彰大會用的西裝,準備出征。
賣版權這事他也是第一次干,一時間還真沒什么頭緒。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最后從前同事那兒得到消息,他們以前一個共同前同事現在在大菠蘿視頻版權采購部門任職。楊導和這位前同事以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過,不過楊導入職不久前同事就跳槽去了大菠蘿,因此一直沒有什么交集。
大菠蘿視頻近年來發展迅猛,處于長視頻的第一梯隊,如果能在大菠蘿上播出,本身對節目也能起到非常好的引流效果,楊導趕緊建立了聯系。
為了保密性,楊導親自帶著前兩期的樣片來到大菠蘿視頻總部。
這位前同事在版權采購部門做制片人,主要負責接洽外部優質項目。經過內部的評估模型評估后,判斷是否具有采購價值。
視頻緩存的時間,前同事給楊導介紹了目前的幾種合作方式,目前長視頻領域幾家頭部公司合作模式大同小異。
主要分為平臺一次性買斷和占屏費合作。
前者比較好理解,對于已經在拍攝或者拍攝完的節目,如果符合平臺采購標準,以一個固定金額買斷項目i,后續的i衍生開發都歸平臺所有,可以理解為一錘子買賣,從此這個項目不在和制作方相關。
后者則是把主動權留在制作方手中,制作公司可以繼續招商,也可以和平臺聯合招商,但是要求制作方提前給到平臺一筆占屏費,用于購買平臺宣推資源。可以理解為制作方需要給平臺交一筆“保護費”,用于保護節目在平臺正常播出,以及自主招商客戶不被馬賽克。
前同事讓楊導可以用段時間考慮一下,他和同事們先看看正片質量。
兩種模式都不是楊導想要的,他確實要好好思考思考。
兩期正片差不多三個多小時,前同事看到關鍵處還用電腦實時記錄,會后還會從節目的整體架構、內容節奏、嘉賓、節目看點等多個維度進行內部探討和評估。
前同事謝邀了楊導的飯局,送他出去的路上,給楊導打了一劑強心針。依他的經驗看,雖然他們節目沒有頂流嘉賓,但是飽含人文溫度和深度,題材在眾多真人秀中也有自己的特色,平臺同意采購的概率還是很大的。不過他還要收集其他同事的意見,整理后向上匯報,最遲這周內就能給到答復,讓楊導耐心等等。
分開后,楊導長舒了一口氣,然后就是被認可的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