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夢飛說他們取回來的路上,馬老師還給他打了個電話,確認一下快遞是不是簽收了。不過當他們問到他為什么這次不來的時候馬老師說楊導讓他一定要保密,以后他們就知道了。
這次馬老師沒有來,陳田田是有點難過的,也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見面。怕情緒影響到大家,甩甩腦袋,陳田田強迫自己不去想這些悲傷的事。
三個人沒有休息,帶著滿臉的笑容出發去村小,孩兒們,你們的精神食糧又要來了
坐下下面的楊小虎已經認出了外面的紙箱子,真是萬萬沒想到,他好心好意去告訴他們有快遞,結果他們就是這樣對他的
王老師激動的神情和底下學生們扭曲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馬老師怎么沒來我想當面謝謝他。”
“老師這次有別的事兒要做,不過沒關系的,老師說這只是他的一份心意,都是為了孩子們。”
“好,好,好”連說了三個好之后,王老師面向底下的學生們說“你們一定要記住馬老師對你們有多好,這可是外面花錢也買不到的寶貴資料”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底下的孩子們也不是不知道馬老師對他們好,只是從小到大他們都是野慣的,現在突然要被約束起來,他們真的很不習慣。
不過他們習不習慣已經不重要了,王老師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他們教好,不然都對不起馬老師給的寶貴資料
陳田田他們三個人之所以一起去村小送資料,就是為了第一時間看到楊小虎和他的小伙伴們絕望的表情,看完了之后果然很滿足,無論什么樣的年紀,都不會改變對惡趣味的熱愛。
第二天,終于輪到了他們收割水稻,看著大型收割機在田里飛速運作,陳田田站在岸邊,左拍拍右拍拍,恨不得把每一秒都記錄下來,這可是他們付出了無數汗水的水稻田
從插秧補水,到去雜草施肥,看著他們從抽穗到成熟,顏色從翠綠到金黃。如今,終于到了收獲的時間
這種感受沒有親身體驗是無法體會的,陳田田覺得以后一定不浪費一粒糧食,不然都對不起自己的付出
大型收割機比他們想象的速度還要快,不一會兒就已經收完了,想到當初插秧的時候,這兩畝地就是他們的這全世界,心情很是復雜。
按照昨天說的,楊導直接在田邊進行收購。
“你們來看看,已經過好秤了,兩畝地一共收了1400斤,脫殼和曬干水分之后,差不多也是這個重量,田里剩下的留給你們體驗一下水稻變成大米的過程,這1400斤按照之前說的每斤三元的來收購,后續就不用你們管了。”
楊導給的條件非常優厚,要知道后續的晾曬、脫殼,哪個不需要額外成本,但是楊導現在用成品的單價直接收購,不管后面有沒有坑,當然是要先同意了
他們仨站在原地簡單的算了筆賬,水稻苗是節目組白送的,地是楊導家的不要錢,日常的灌溉也沒花錢,化肥是孟天揚憑借刷臉友情價350元買的,還有最初的農具大禮包50元,至于大型收割機的費用,雖然不知道具體錢數,但是據支書說,前兩年每畝地不超過100元,那么他們就先按照200元算好了,減去所有成本后,這兩畝水稻他們一共能收獲3600元。
他們仨以前雖然都沒有種地經驗,但是好歹都上過學,知道怎么用手機搜索。
來之前他們已經查過了,楊導這次真的很大方,按照他們的畝產,除去其他成本后根本達不到這個收益。
現實是如果是農民自家小戶型種植,畝產的收益可能連1000元都到不了,這也是現在很多村民選擇把自家的地租出去,然后自己去城里打工的重要原因。
后續的正片里,楊導就是否因為做節目而夸大畝產價值專程做了語音說明,我們是人口大國,保障糧食供應尤為重要,如果僅看單純的種地收入,其實是非常微薄的,遠不如外出務工劃算。
但是在政策形式的加持下,現在的農民可以領取多種農業補貼,再加上山村小生活的嘉賓們畢竟缺乏種地經驗,畝產大大低于平均值,如果是經驗的農民,其實是可以達到節目里的畝產價值的。
也算是符合了他們節目的名稱,全方位地向大家展示山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楊導,我有一個問題。”陳田田舉手提問。
“你說。”
“這些大米到時候我能買點兒回去嗎”雖然她自己也很期待吃到親手種下的糧食,但是比她更期待的其實是他們家老陳,從上次錄制結束,就一直念叨著還有多少天水稻成熟,這次收水稻還想過來幫忙,被陳田田好說歹說才勸住。
“我也想買一點兒。”孟天揚和唐夢飛也跟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