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天揚在李川的陪同下來到了錄音棚,他以為李川只是怕他害怕陪著他而已,直到他看到李川走到操作臺坐了下來。
看著孟天揚疑惑的目光,李川表示他想得沒有錯,自己就是他這張專輯的制作人。
孟天揚公司本來給他找的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錄音棚,圈內好多歌手都是在那里錄制的。
但是自從改變了收歌方向后,公司高層們一致認為如果是錄制兒歌的話,好像也沒必要花那個冤枉錢,去租那么高級的錄音棚。
而且高級錄音棚也不在t省,還得讓孟天揚專門跑一趟,萬一耽誤了錄制怎么辦
他們可不想丟了西瓜撿芝麻,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畢竟他們現在幾乎已經預見了這張兒歌專輯的前景。
所以經過綜合考量,他們最終給孟天揚聯系了一個本地的錄音棚。
錄音效果和高級錄音棚比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對孟天揚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下一個問題就是有必要請那么貴的制作人嗎
很明顯,也沒必要。
孟天揚的經紀人想起來李川好像也會搗鼓這些東西,不然
就這樣,孟天揚即將發第一張專輯的時候,李川也即將成為制作人制作他的第一張專輯。
這還是孟天揚第一次來錄音棚,看什么都很新鮮,恨不得把操作臺每個按鈕都按一遍。
和他相比,李川就熟悉得多了,他在做學員的時候就經常來錄音棚打雜。
偶爾公司里的歌手需要和聲的時候,也會找他們來幫忙,畢竟專業還不要錢。
李川把一會兒要錄的歌單遞給孟天揚,讓他先熟悉一下。
“這怎么都是我會的”孟天揚拿起來一看,發現都是市面上已經有的兒歌,發表的時間說不定比他的年紀都大。
“只有一首新歌”孟天揚翻過資料之后,認真地向李川提問,他不理解。
李川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兒歌市場不太一樣,新歌的傳唱度比較低,還是大眾熟悉的歌謠比較好傳播,而且你放心,這些歌曲公司已經買過版權了,是可以進行翻唱的。”
李川沒有對孟天揚說實話,兒歌市場確實很小,但是認真淘也不是找不到新歌的,不過作為孟天揚的音樂老師,李川憑借著對孟天揚的了解,如果拿過來的都是新歌,他們的進度至少要慢上三倍,所以最后他們放了五首老歌搭配一首旋律朗朗上口、簡單易學的新歌。
如果都是新歌,每個環節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偏偏公司每天都在狂崔,而且聽天揚說他過兩天還要去錄制晚會,現在根本就沒有時間讓孟天揚一點一點地學習。
李川讓孟天揚選一首自己最熟悉的歌開啟第一次錄制,一來是節省時間,二來是可以幫他找找感覺,新手進入錄音棚緊張是很正常的事,只有完全放松下來才能收獲最好的效果。
在李川的心里,他以為第一次擔任制作人會是給自己制作,沒想到就這么奉獻給孟天揚了,不過他倒也不后悔。
之所以痛快地答應下來,大部分當然是因為責任。
他都教了孟天揚這么長時間了,非常清楚這是一個很努力但是確實沒什么天賦的年輕人。
一想到如果是其他人給孟天揚制作專輯,孟天揚因為唱得不好被人指責的時候委屈的樣子,他覺得自己心里也會跟著難受。
所以就讓他們綁在一條船上,盡人事聽天命吧
出乎李川意料之外的是,他們的錄制非常順利,甚至是超乎想象的順利。
試了幾次之后,孟天揚就找到了感覺,他在翻唱的時候,閉上眼睛后腦海里都是童年的記憶。
那是一段雖然不富裕,但是充滿快樂、沒有任何生活壓力的日子,歌詞到了嘴邊自然而然就知道怎么唱了,不需要任何糾結。
哪怕是那首新歌,都沒用上太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