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源市宣傳部長主動致電楊導,和他說了這個喜訊,表面上風淡云輕,實際上非常富有技巧透露了他們宣傳部在里面做出的巨大貢獻,還讓楊導下次有這種需求千萬不要客氣,直接和他說就好,他們一定會幫著解決的!
掛斷電話之后,楊導恨不得去雨里冷靜一下,怎么全世界都在與他為敵,偏偏他還不能不領這個情。
他的命怎么這么苦!
要不是南源市宣傳部提前提醒了機床廠,讓他們不要過于夸張,機床廠恨不得把整個食堂都空出來給節目組使用。
可是即使已經收斂了不少,山村家族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這哪里是個小檔口,明明就是個餐廳!甚至連休息區都給他們準備好了,難道是想讓他們二十四小時營業?
等到小生活燒烤檔口正式營業的時候,機床廠廠辦代表全廠送了兩個花籃以示祝賀,中午的時候甚至廠長還親自到場表示支持了,陣仗大的讓山村家族不知所措。
最后還是馬老師出面和廠長進行了友好的交談,場面才沒有繼續尷尬下去,不過臨走前廠長熱情地邀請他們沒事可以在園區里多轉轉,如果想要體驗工廠生活可以和他說,他們一定全力配合!
孟天揚甚至有閑心打趣楊導,說廠長比他還會做節目。
氣得楊導強行賒賬了好幾頓燒烤。
有了廠長的支持,他們的生意果然好得不行。
有了固定的檔口之后,他們也就不用再受營業時間的限制,確實方便了很多,但是總體上他們還是跟著飯點來的。
在楊導不可思議的眼神中,山村家族開始采用倒班制度,一撥人負責中午,一撥人負責晚上,閑下來的人如果沒有在宿舍準備食材,甚至可以在休息室里小憩一下。
不過比起燒烤攤,他們更像一個心理咨詢室,每天忙碌之后,總會有幾個年輕人過來和他們傾訴心事。
廠里的年輕人大部分和梁子遠的年紀差不多,比起按部就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經歷更加復雜。
山村家族愿意把自己作為一個傾聽者,聽一聽他們的故事,然后從個人角度給出一點看法。
他們覺得只能給出自己的看法而已,還做不到給出建議的程度,這也是廠里的年輕人喜歡找他們聊天的原因。
大部分人都是小生活系列的忠實粉絲,山村家族就像他們生活中的一個朋友一樣,他們看著山村家族的幾個年輕人吃苦、奮斗、走向自己的成功,受到激勵的同時又心生無限向往。
在這個廠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外界對他們的有色眼鏡,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那些指著他們對自家孩子說要是不好好學習,以后就只能向他們一樣進廠出賣體力的言論,他們見過太多了。
開始還會沖上去和人反駁,漸漸地就沉默了。
其實人家也沒說錯,他們可不就是在出賣體力嗎?
他們中有些人嘴上說著不后悔,但是誰又能在心里真的不后悔呢?
可是即使這樣,他們還是希望真的有人愿意來了解他們,聽聽他們真實的聲音。
他們之中有人是因為家里供不起這么多孩子,主動和同鄉出來打工的;有人是因為從小是留守兒童無人管教,上了初中之后因為結識了校外的閑散人員,混著混著就把自己混進廠的,還有人是因為家里重男輕女,被逼著出來打工的。
最后一個姑娘叫唐玉,也是讓山村家族印象最深的一個女生。
唐玉在他們的攤位前出現了好幾次,都沒有上前點單,每次都是看了一圈又走開了。
等到快打烊了,才怯懦地上前,點單之前和他們確認了好幾次,是不是可以使用飯卡。
進駐之前機床廠和節目組達成共識,他們的燒烤檔口統一使用廠里的飯卡結賬,每周日再由廠里給節目組進行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