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因為那一位”中常侍在身后輕聲道。
元茂沒有答話,他只是回首對中常侍笑笑。
中常侍這下明白了,“就是那位現如今暫時回不了宮。”
元茂點點頭,“她眼下暫時只能在洛陽城外,委屈她了。”
他看向中常侍,“你待會帶人給她送一些她平日里喜歡的東西去。”
中常侍低低道了一聲是。
元茂再次整理好一切之后,就往永安殿去了。今日沒有朝會,但是他會叫幾個宗室朝臣來商議事。
自從他上回在平定叛亂,小試牛刀之后,宗室和朝臣的態度有了微妙的變化。皇太后的行事被進一步遏制。
皇太后手中君權來自年幼的皇帝,皇帝不再年幼,甚至展露出精明能干之后。不管懷揣著什么心思,宗室們或多或少都已經在催促太后歸政了。
中書省和門下省,多是太后提拔起來的人。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把那幾個至關緊要的人收歸己用,一來無異于和太后正面交鋒,二來費時費力,吃力不討好。
士族是個什么樣子,沒人比他更明白。
所以他轉向了皇太后難以掌控且不擅長的地方。打仗。
這東西不吃朝堂上勾心斗角的那一套,打的贏就是打贏了,只要能打贏,威望是實打實的。而且勾心斗角再多,手握兵權。很多時候,就已經勝出一籌了。
這日送來的是關于淮北的戰報,南朝宋帝,親自領兵北伐。
這東西是加急軍報,今日天一亮的時候就送入宮。正好在他回宮之后,送到了他的手上。
今日長樂王沒來,派去的黃門說長樂王昨日里喝酒喝多了,以至于宿醉到現在都還沒有醒過來。
既然這樣,只能暫時留在府里醒酒了。
在場的幾個宗室聽聞之后,臉上或多或少有些錯愕。長樂王為人不好酒,就算赴宴,也只是酒水沾沾唇,就算勸酒,他也不會多喝。現如今醉成那樣是喝了多少,誰又有那么大的本事能給長樂王灌那么多的酒。
天子倒是一笑了之,和宗室們商量出兵的事。
宗室們還是走穩妥的路子,依舊是派宗室領兵,調動周圍州郡的兵力包圍。
元茂聽著宗室們你一言我一語,他坐在御座上沉默不語。
“陛下”終于有宗室注意到天子的沉默,“陛下覺得”
“朕聽說,宋帝親征”元茂問。
“是。”高陽王答道。
所以魏國才對這次南朝的北伐重視。
“朕知道他的父親是個雄主。”元茂道,他靠坐在身后的隱囊上,“宋國這些年,忙著兄弟鬩墻。侄子殺阿叔,阿叔殺侄子。最后出了這么一個人,朕倒是好奇,宋帝比起他的父親到底如何。”
南朝宋國開國皇帝是個傳奇人物,南朝格外看重出身,但凡行伍武夫,都會被看低一眼。沒有一個好家族,除了給那些士族做豬狗一樣的佃戶或者門客之外,那就只有做個小官給士族們做事。
這個皇帝出生行伍,卻生生的坐到了尚書令的位置,然后廢立幾個皇帝之后,干脆讓皇帝禪讓,自己做了皇帝。對內恢復民生,平定叛亂,對外抗擊魏國南下,很令人側目了。
若說有什么不足,那便是子孫們在他死后,瘋狂內斗。
元茂前世曾經在宋國被權臣所滅的時候,打著替宋國報仇的名頭,帶兵南下。他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圖師出有名,不過南邊的人那時候出乎他的意料,竟然在新君的帶領下團結一致。
壽春之戰,即使他親自帶兵南下,卻沒有討到任何便宜。
現如今,他蠢蠢欲動,不甘心困守在洛陽。
“既然宋帝帶兵,朕若不和他打一個照面的話,倒是顯得我魏人有些招待不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