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在七月立秋之后,就下了一場大雨,即使還沒出三伏,可那股猛烈的暑氣在大雨里褪的一干一凈,連著好幾日都是涼爽的天。
皇太子的屬官跟著中官在石道上快速走著。
前面的中官突然回頭道了一句小心,東宮屬官這才發現面前積了一洼雨水。要是不小心踩進去,濺了一身都不好收場。
屬官道了一聲謝,之和中官繼續往太華殿去。
天子在太華殿翻閱著手里的奏疏,這些奏疏是由太子批過的。他讓人搬了過來,自己翻看一遍。
屬官見到天子匍匐跪在地上。
元茂讓人起來,“太子近來如何”
這是日常的問話。宮里的人都知道天子對太子十分看重,太子三歲開始啟蒙之后,除去安排的老師之外,天子親自教導太子。
天子自幼喜愛讀書,手不釋卷。經典對于他來說,早就已經深深刻在腦子里,隨手可以拿來的東西,比起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儒學大家也根本不差什么。每日里不管如何政務繁忙,都會抽一個時辰來教太子讀書,親自查驗太子功課是否好好去做,更是每日都見到的。
到了太子七八歲上,天子就開始教太子如何處理朝政。一切都是親自教導,絕不假手于人。
東宮屬官們,太子洗馬等,被天子叫到太華殿,詢問太子的日常事務等,更是家常便飯。
東宮屬官小心的把太子近來的言行舉止全都和上頭的天子說了。
元茂聽著皺了眉頭,“你說那幾個侍讀,竟然攛掇太子連著三四日去游獵”
那些侍讀絕大多數都是宗室子弟,還有些是朝中重臣的子孫。元茂選他們出來,事先考察過這些孩子的學識品性,確定沒有什么大礙之后,才放到阿驥的身邊。
現在聽到屬官說,這群侍讀里頭竟然有人慫恿阿驥耽于玩樂,有那么一絲暗怒。
“是哪幾個。說罷。”
元茂的怒意也稍稍展露在言語里,聽得屬官腦袋垂得更低。
“是高府君的大郎君,還有陳留王世子。”
“就這么兩個”元茂問。
屬官應聲道是。
元茂點點頭,“朕知道了,你先去吧。”
屬官知道這一關自己算是過去了,連忙起身退到了外面。人到外面的時候趔趄一下,差點沒摔在地上。
屬官抬手擦擦汗,太子的那些侍讀,若論家世,一個比一個強。自己根本就沒辦法和他們相提并論。但給那些侍讀打遮掩,那是絕對沒有可能的。天子對太子有多愛護和重視,上上下下全都看得見。要是太子被帶壞了,連天子都能看出來,那時候自己也就糟糕了。
這么一想,那些宗室子弟和士族子弟也算不上什么了。畢竟這群人頭上還有人能制得住他們呢。
元茂坐在殿內,將手里的卷軸放置在一旁。過了小會,起身去福德殿。
福德殿因為皇后居住在那里,所以這些年前前后后經歷了幾次擴建,到了現在和太華殿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才一如殿門,一個的小人撲過來,兩條小胳膊徑直就抱住了元茂的腿。只見著一個梳著雙垂髫的小女孩兩手抱住了元茂的腿,抬頭沖他笑。
“阿爺”
這是他們的女兒隆隆。前段時間被封了河東公主。
隆隆眼下六歲,是在阿驥出生四年后,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相比較對于長子的謹慎,元茂對這個女兒極其偏愛。
隆隆伸著手,用力的往下拽元茂的袍服下擺,元茂彎腰下來順著她的意一把將她抱起來。
“隆隆怎么在這”元茂有些好奇問。
這孩子喜歡和母親在一起,哪怕是入夜,也要和母親睡在一塊,不肯要保母和宮人陪著。元茂見多了這孩子黏母親,見著她自己在外殿,有些稀奇。
“阿豨在里面。”
隆隆坐在元茂手臂上,笑的格外幸災樂禍。
阿豨是元茂和白悅悅的第三個孩子,是個男孩。今年三歲了,正好是男孩子最愛淘氣的時候。
元茂抱著隆隆入內殿,還沒到內殿門口,就聽到了內殿里一陣孩童撕心裂肺的哭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