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第一本書的故事可以不出彩,但在作品的完成度上,盡可能完整,如果能涵蓋初期、中期、后期、大后期每個階段的劇情,讓我充分了解不同階段身為作者需要面臨的考驗,那么汲取這些經驗,對我來說一定至關重要。
(應該、大概、也許,我也做到了!)
懷著期待,帶著忐忑,我踏上了屬于我的成長之路。
————————————
●【忐忑不安的前期】
手頭有著十萬存稿,這種感覺,就好像握著一大筆鈔票。
我當然渴望快一點分享我的故事,告訴讀者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我反反復復提醒自己,這是為了確保更新穩定才攢下來的稿子,忍住,忍住,一定要忍住。
然后吧,寫作的初期,大概可以用“痛苦并快樂”形容我自己。
發文后,陸陸續續有小可愛涌入,我一天最起碼打開a五十次,去看書評,去看推薦票,去看各種數據。
這個階段什么都是新鮮的。
讀者的正向評價,哪怕只是寥寥幾個字,也能帶給我無限的快樂和成就感。
但一千個人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快,負面評價自然而然出現了。
在那個階段,我太過于懵懂,還會想著爭辯,想去用自己的語言,為自己的故事辯解一二。
(現在,只有極少數情況,我才會回復類似的評價。)
(一個是因為,我滿足不了所有的讀者,只要抓住能抓住的,那就夠了,其他的強求不來。)
(另一個,寫得越多,越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些東西也許是伏筆,是我能夠考慮到的,只是還沒有揭露;)
(還有些,確實存在瑕疵或者硬傷,邏輯上都無法自洽,我的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
(所以度過辯解階段后,我理想中的境界,就是通過正文的內容,去讓讀者尋找線索,去讓讀者找尋答案。)
(如果不行,絕大多數的情況,不是讀者的問題,而是我的寫作技藝不夠精湛,考慮的深度不夠,寫下的文字過于粗鄙……這些是我永遠應該警覺,并為之努力嘗試的進步空間。)
當評價越來越多,我陷入史無前例的一道關卡——簽約!
正常來講,新書入庫,可能兩三萬字的時候,就會有編輯瀏覽。
我當時寫到五萬字,依然沒有收到站短,這意味著,第一輪的編輯并不看好我的故事。
而超過五萬字沒能簽約,八九不離十,大概率會被判定死刑。
我當時一直在問自己,我的故事,有什么吸睛的點,值得讀者閱讀嗎?
我翻來覆去思考,覺得還是有的。
再加上,我的存稿還沒有消耗完,想要讓我這里就放棄,怎么可以,怎么能夠。
我繼續堅持,結果沒幾天,差不多接近七萬字的時候,我收到了站短。
那一刻的心情,如釋重負。
再往后面,縱觀整體,我的腳步雖然不夠穩健,但我堅定不移向前邁步,積跬步以至千里,試水推、分類強推、上架……一切都比想象中順利。
(但是回過頭來,我對于屯稿這件事,也是又愛又恨。)
(它的好處是,幫助我堅持了下來,功不可沒。)
(但它也有無法抹殺的缺點,因為屯稿是封閉式創作,對于我而言,第一章和第五十章,寫作技藝上不可能有明顯的變化,基于這種封閉式的眼界,再加上初步成為作者能力上的嚴重殘缺,我前面免費章節的20萬字,就如很多讀者的評價一樣,小毒點密密麻麻,以至于如今的我回過頭來看,都會覺得,哇,果然寫得很爛呀!)
(題外話,關于前面的文章,其實有幾段毒點已經反復修改過了,和最開始的時候不一樣,最開始我記得,我都不敢把一個無關緊要的配角寫死……)
(同樣的,不止一次,我在思考要不要大修免費章節,寫到一百多萬字的時候覺得要,因為前面寫得真的太差了,讀者的普遍評價是越往后越精彩,因為前面太爛,導致流失讀者,這對于創作者來說何其煎熬。)
(但截止目前,我完結之際,思維反復跳躍,我目前又不想大修了,因為我覺得,修改前面一百章的內容,最起碼投入半個月的時間,基于故事的基調和設定本身存在的缺陷,可能修改出來的內容,也只能從20分提升到30分,并不能解決本質問題。)
這樣的話,還不如盡可能真實的,留下我初始的文字,然后在下一本書投入時間精力。
盡量規避已經踩過的坑,盡量把這本書留下的遺憾和期望,交給后面的書補足。)
—————————————
●【痛苦掙扎的中期】